此時太史慈也緩過神來,覺察出趙雲的武藝應該不如呂布,連同周泰和趙雲拼的旗鼓相當。
當然這只是對比來說,太史慈依舊感覺到無比震驚,心道:有沒有天理啊!公孫瓚冒出來一個斥候都這麼厲害,這還讓不讓別人混了。
周泰卻在心中狂罵:趙雲你這不是坑人嗎,這麼好的武藝你當什麼斥候啊!
十餘招過後,太史慈和周泰攻勢漸起,漸漸將趙雲的槍勢壓制下來。
此時趙雲卻不戀戰了,看到戰二人不下,暴喝一聲,長槍狂舞,震退二人,撥馬就走。
太史慈和周泰也十分小心,生怕中了回馬槍之類的招式,也不追趕就,站在原地不動。
不過太史慈精通箭術,飛快的取出弓箭,對準趙雲的後心一箭射去,這一箭射的十分倉促,準頭足夠,力道卻不大。趙雲連頭都沒回,長槍向背後一掃,將太史慈的勁箭磕飛,轉過身來,就要取出弓箭回射太史慈。
李重急忙叫道:“趙子龍且慢動手,聽我一言。”
“李太守有何話要說?”趙雲聽到李重的喊話,將上弦的羽箭摘了下來,放到馬背上,高聲喊道。
李重策馬來到太史慈身後,高聲說道:“趙子龍,你在公孫瓚處只能做一斥候,枉費一身武藝,何不與我共創大事,我李子悔保證,你到了我的軍中,地位不在太史慈之下,如何?”
“哈哈……李大人,你也太小看我趙子龍了,我豈是貪戀權勢富貴之人。”趙雲冷笑道。
這句話趙雲倒不是吹牛,要說三國里人品最好的猛將那就是趙雲了,真正做到了不貪財、不戀色、不貪戀權勢,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李重搖頭說道:“子龍將軍誤會本官的話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在公孫瓚處一身才華得不到施展,於本官共創大事,拯救黎明與水火之中,算什麼貪戀權勢呢?”
趙雲回頭看了一眼,忽然笑道:“我覺得劉備劉玄德才是仁義之主,不如你我二人共投玄德公如何?”
不是吧,趙小白臉現在就有投靠劉備的心思了嗎?李重頓時感到情況不妙,心中還是措辭如何貶低大耳賊。
冷笑一陣,李重藉機措辭道:“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如何能稱得上當世明主。”
趙雲立即反駁道:“在下去過,劉皇叔所治平原縣,眾人皆稱劉皇叔仁義忠厚,李大人休要血口噴人。”
“我血口噴人,哈哈哈……”李重又是一陣大笑,厲聲說道:“我說劉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有依據的,用不用我給你一一道明啊!”
趙雲冷笑道:“那在下就洗耳恭聽了,如果真情真像李大人所講,待到公孫大人兵敗,趙雲定當投奔大人,如果李大人拿不出來依據,又當如何,李大人就和趙某投奔劉皇叔嗎?”
“有何不可,趙子龍,你可敢與我折箭為誓。”李重心中竊喜,高聲問道。
趙雲伸手取出羽箭,雙手運勁,將羽箭折為兩段,沉聲道:“趙雲在此折箭為誓,如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趙雲當投於李子悔麾下,如有違此誓,刀劍加身而死。”
“好!”李重也取出一隻羽箭,當場折為兩段,立誓道:“如李重不能證明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李重當投於劉備麾下,如有違此誓,刀劍加身而死。”
立誓完畢,李重這才緩緩說道:“當日關東群雄在虎牢關討伐董卓,戰敗呂布,是何人孤軍追殺董賊,損兵折將,是我李子悔與曹孟德,趙子龍,我且問你,當時劉玄德身在何處,為何不與我二人共同追殺董卓,這算不算是不忠?”
李重話音未落,太史慈卻猛的咳嗽起來,心道:你這算什麼忠於大漢朝廷啊!真正追殺董卓的是曹操曹孟德,主公你連一個兵卒都沒死,就躲在後面看戲了,我還記得你還想要暗殺曹操呢!
趙雲頓時有些語塞,不知如何反駁李重,確實,曹操和李重依靠追殺董卓,獲得的聲望是無與倫比的,別人在虎牢關之戰表現得再好,也不如孤軍深入的曹操和李重出彩,勉強來說,除了曹操和李重,別人的忠心都要差上一些。
李重也不給趙雲反駁的機會,接著說道:“當日董卓縱火燒城,到處都是一片火海,劉氏皇族的宗廟也被一把火殺個精光,請問,當時劉玄德身在那裡?當日董卓鴆殺少帝,當時的劉備劉玄德身在那裡,這算不算是不孝?”
趙雲嘴唇蠕動了幾下,還是沒說出話來。的確,就像李重所說,董卓鴆殺少帝的時候,和董卓拼命的是曹操和袁紹,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