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出世的氣息,肯定是那個假和尚造的孽。

胤礽在心裡默默的嘆了口氣。他就知道,自己但凡有丁點兒的情緒變化,也瞞不過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的眼睛。或者應該說,是自己的手在畫畫和寫字的時候,出賣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輕輕的搖了搖頭,胤礽索性老實的承認,“是孤自己的問題,石溪道人前幾天有勸導過孤,“入世為人”方為人間正理。”

傅山老先生瞪眼,“既然如此,不知太子殿下可否告知老夫,你昨天都有了哪些感悟?”

胤礽笑了笑,沒有回答,反而問了一句,“先生一生鑽研道家文化,以道家聖人的大弟子自居,肯定知道,儒家的“內聖外王”這四個字,其實是出自於《 莊子·天下篇》。”

“不錯。自宋朝以來,隨著儒家,道家,釋家三教合流,程朱理學出現,不管哪個學派都開始用“內聖外王”來闡釋儒學精要。”

傅山老先生繼續瞪眼,雖然回答了胤礽的問題,卻是不滿意他轉移話題的行為。

胤礽伸手拍了拍老先生的胳膊,讓他稍安勿躁,耐心的聽自己解釋,“孤當年反對程朱理學,不是反對它的王道教化,只是不認同它把釋家的“禪道”用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尤其是這天下無辜的女子們身上。”

“《天下篇》中記載,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此即“內聖外王之道”。孤自己做個簡單的理解就是,修身養德,為“內聖”;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王”。”

傅山先生耐心的聽了,卻是不領受胤礽的安慰,對於太子殿下拿他當幼小無知的四阿哥哄著的行為更是不樂意,口氣硬邦邦的回答,“雖然有些過於通俗,但確實是這個理兒,太子殿下理解的沒錯。”

“先生你說,古往今來,有那麼多人孜孜以求的追尋“內聖外王”的最高境界,可是有幾個人敢自稱修成正果了?”

“孤的皇阿瑪更是一心一意的要求自己,努力的做到“內聖外王”的各項標準,這些年來孤都一一的看在眼裡。”

傅山老先生驚訝,“太子殿下昨天莫不是學了陽明先生龍場悟道?”

胤礽失笑,“先生,孤豈能有陽明先生自學成才的大智慧?世人都說“孔孟朱王”,但是實際上,王陽明先生突破了前朝朱子理學的專…制局面,大興陸王心學,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於一身,其學術思想遠播海內外,當屬華夏“內聖外王”第一人。”

“孤只是,從自家皇阿瑪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影子。孤害怕有一天,也會和皇阿瑪一樣,明明心裡明白,明明是立志要成為陽明先生那樣的千古人物,卻因為各種心軟不忍,堅持不住自己的原則。”

對於少年太子的自我擔憂,自尋煩惱,傅山老先生又是心疼又是氣憤,“太子殿下,皇上有時候確實感情用事,可是老夫並不認為這是什麼不好的缺點。”

“生而為人,誰不是有著七情六慾?當順其疏導,豈能無端的因為擔憂那些莫須有的未來,而進行自我壓制?”

胤礽搖了搖頭,“先生此言差矣,你看了孤剛剛寫的字,可有自我壓抑之感?”

傅山老先生是真的有點生氣了,白花花的鬍子翹的老高,不顧太子殿下的身份和麵子,直接開始唾沫橫飛,“太子殿下,就是因為這樣,才更讓人擔心。如誘大師一直擔心太子殿下的悟性和佛性。結果你自個兒領悟了道家的隨性。”

“實在是讓老夫這個道家傳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你的年紀,不是應該肆意玩鬧,瀟灑山水的時候嗎?成天亂想這些做什麼?老夫聽說下個月初六,皇家就要送給瓜爾佳府上的女娃兒送納采禮,太子殿下你對著鏡子瞧瞧自個兒,全身上下哪有一點兒大婚的喜氣?”

“太子殿下熟讀史書百家,也當明白,道家的隨性,是順其自然的意思,而不是你這樣的離塵出世。”

這回輪到一直平靜的胤礽驚訝了,怔楞片刻,弄明白了今兒老先生反應這麼大的原因,胤礽對於這個小誤會有點兒啼笑皆非。

拍了拍傅山老先生的手臂,少年太子好脾氣的解釋,“先生,孤沒有什麼離塵出世的想法兒。”

“孤前幾天都親自去西山老林子,準備好了用來做納采禮的兩隻大雁,怎麼會有要出家做道士的念頭?先生,這回你真的是想多了,孤只是要控制自己一下而已。”

胤礽一臉無奈,心裡也是想不通。

他就是昨天下午被自家皇阿瑪弄出來的“九五之數”納采禮和聘禮給刺激的,那麼多想了一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