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先生又都呆愣了。
對著小太子疑惑的小眼神,萬斯年先生滿臉苦笑,“太子殿下,為何單說顧炎武先生是“樸實治學”開山始祖?”
文平之師徒三人雖然也是震驚,但是好歹是又驚又喜。因此文平之先生立刻謙虛驚恐的表示,“老師常說,天子有才之士眾多,他也只是其中之一。太子殿下如此讚譽,老師若得知,肯定是覺得愧不敢受。”
小太子這才反應過來,他這樣誇獎顧老先生,有點兒像皇阿瑪說的,忽視了黃宗羲先生的大弟子萬斯年先生“面子”。
“四位先生不要誤會。孤不懂很多學問,這些只是孤的個人觀點。如有疏漏之處,還請四位先生不吝賜教。”
“孤的理解,當世三大家,黃宗羲先生,王夫之先生,和顧炎武先生。”
“王夫之先生的學問樸素唯物,認為“天理存於人慾,當均天下”;黃宗羲先生的學問注重法理公正,主張“以民為本,法治天下”;顧炎武先生的學問則是樸實,注重實際,主張“文化天下,興利天下”。”
“三位先生的主張都是濟世救民的良方,安國定邦的大道理,分權,法治,富裕。”
“只是王老先生離群索居,不問世事,所著書籍暫時只在少數人之間傳閱。而黃宗羲先生雖然一直在浙江書院做館講學,卻是一直沒有再北渡過。只有顧炎武先生不辭辛苦,四處遊學,為天下老百姓所熟知。”
“皇阿瑪和孤要的,不是一個短暫的太平盛世,而是國富民強,震懾內外,四海昇平,華夏大地再無戰事。”
“因此,就需要把“分權,法治,富裕”這些簡單樸實的學問,應用到實際中去,傳播到田間市集,為大清各個階層的老百姓所熟知。大清各個民族的人們都能夠自我覺醒,自己立起來,方為國家長治久安之根本。”
王啟之看著這個金娃娃一本正經的,在繩祖兄的面前這麼直白的表示,黃老先生這些年意志消沉,現在就是一個教書先生,忍不住心裡樂呵。這豈不就是,所謂的越描越黑?
萬斯年先生忍不住又無奈苦笑,小娃娃就是這麼凡是隻看表面,眼裡黑白分明,他哪裡真的能懂得,老師和王夫之先生心裡的痛苦無奈?
“太子殿下,草民大致瞭解你的想法。你放心,關乎江山社稷的百年大計之事,家師會慎重考慮的。”
“草民有些好奇,此次大清律的稿件,太子殿下是怎麼想到那些條條列列的?可是有哪位法家大賢參與其中嗎?”
就他目前親眼看到的幾個條列,他的老師都沒有研究的這麼明白透徹。想想老師的歲數和多年來對於律法的鑽研,大家夥兒實在是難以相信,這是出自剛剛滿七週歲的太子殿下之口。
“萬先生,沒有法家大賢。皇阿瑪說孤是小兒無知,因而無畏。”
“起因只是孤要辦一個休閒讀物,特別是要讓女子和孩童都喜歡訂閱的民間報紙,《藤蘿日報》。當時皇阿瑪不同意,擔心遭到士族保守派的反對,計劃著徐徐圖之。”
“當時又因為在實施給漢家女子放腳命令的時候,處處受阻。皇阿瑪感慨做事困難,告訴孤,他命令官員們修訂《大清律》都好些年了,還沒有絲毫進展。”
“所以孤才想到自己動手,幫皇阿瑪分憂。為了趕速度,就在翰林院找了幾個寫字速度特別快的官員幫忙。”
四位先生互看一眼,心裡是同樣的複雜心酸。
難道就是因為面前這位“學皇上本著臉裝大人”的小娃娃,無知無畏,打小受寵,沒見過什麼世間苦難,人心險惡,所以沒有大人的權利慾望,也沒有大人世界的等級界定,只是以一顆至純之真的童心,就對天下萬民抱有同等的仁厚善良,進而要“分權,法治,富裕天下”?
萬斯年先生心裡對自家老師是滿滿的同情。
文平之師兄弟三人心裡也是對自家老師滿滿的同情。
辛辛苦苦的到處尋求國家長治久安之道,一輩子苦讀不綴,反覆研究,古今論證,結果還不如一個小娃娃的“無知之言”?
面對絲毫不覺得自己又多聰明靈慧的小太子,幾人中最為自負的王啟之也忍不住嘆息,“太子殿下,吾等苦讀多年,卻大大的不如你的“小兒之言”。慚愧慚愧,實在是慚愧。”
小太子搖搖頭,“幾位先生切勿妄自菲薄,孤是看了三位大家的著作,站在先人長輩們的肩膀上才會有這些想法兒。”
“孤經常和皇阿瑪說,孤只是在歷代偉人聖賢的學說上,做了一個粗略的總結而已。實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