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還有木有快樂的童年鳥~~~膩們這些壞銀!嗚嗚嗚嗚嗚~~~
☆、第154章
公子珣第二日得知前一日之事,只微微嘆氣,“只可憐天下百姓。
溫宥娘心想你都衝著天下來,就不能別這麼虛偽,但嘴裡也得道:“公子自管放心,薛九娘必然不會讓戚家軍做出擾民之事。”
公子珣道:“我可憐的不過北地百姓罷了。南面我便不信薛九娘,難道還不信你?”
溫宥娘嘴角一翹,被人信任的感覺還是十分好的,“盛國公留有後手在,小公爺太過生猛,事態緊急也攔不住,不然北面當也不至於此。”
公子珣也知北面之事無可奈何,只與溫宥娘道:“不過十三歲,到底是勳貴世家,卻是比三十歲的還厲害。”
溫宥娘眼角一抽,這是明晃晃的暗罵六郎無能,都打在臉上了,還不還嘴就不是她了,“公子衝著這天下來的,要真悲天憫人,就該此時帶著人回山裡去。”
公子珣聽到這話卻是笑了,也不回話,只等溫宥娘走了,才與自己兒子阿蔓道:“你看,父親為你尋的這個師傅。就連一個父不明的下人,她都聽不得別人說半句不好的話。你拜她為師,以後她也會處處護著你。”
阿蔓卻是道:“可是六郎現在已經是將軍了,不是下人。”
公子珣摸著阿蔓的頭,“可六郎還是官奴之身,只要她站出來說一句,六郎就不是將軍了。”
阿蔓對朝廷上的事情還不算多明白,卻是為溫宥娘說話,“師傅不是那樣的人!”
公子珣微微一笑,“是啊。她不是那樣的人。”
如溫宥娘所料,小公爺帶著五萬大軍才走到一大半,京城就得了訊息。
這時皇帝還不知曉南面戚家與薛九已經反了,只咬著牙道:“五萬大軍都走到了半途,朕才得了信兒!當地刺史與各地縣令是做甚用的?”
兵部侍郎只埋著頭並不說話,京中內外總共只有一萬餘兵馬,雖操練得多,然少有實戰,跟盛國公手下的練家子完全不能相比。皇帝有時間罵那些世家出身素來愛看熱鬧的刺史,和只管政務的縣令,還不如想想如今該如何處置才是。
兵部尚書立在一旁,還在火上澆油,“請陛下早做決斷。”
“朕做什麼決斷?有什麼決議讓朕斷的?”皇帝拍著桌子怒道。
從訊息傳到皇宮,皇帝當即將兵部尚書與侍郎及幾位重臣招入宮中,可到如今已兩個時辰過去,竟是無一人拿出個主意來,卻是要他做出決斷。
“京中只一萬兵馬,難敵五萬強兵。還請陛下將運河一帶駐軍調往前線,抵禦反賊。”也不管皇帝有多急,兵部尚書只不緊不慢的道。
皇帝其實最開始想到的是在南面的薛伯爺,然而又想到戚家如今在南面已掌握半數兵權,又是薛家女婿,又恐請神容易送神難,只得嚥下不提。
在御書房的諸位大臣,恐心中想法與皇帝一樣,也不曾說出要薛伯爺回京救駕的話。
如今看來,也就兵部尚書之言可行,先將那五萬大軍攔住了,免得被兵臨城下。
“準。”皇帝道。
見者下面的臣子們又開始一言不語,皇帝少不得自己拿主意,“八百里加急給諸州刺史,回京護駕!”
皇帝這話一說,兵部侍郎卻是有話說了,“陛下,此事恐不妥!只怕請神容易送神難呀!”
“那愛卿有何高見?”皇帝暗中咬牙,面上卻只得和善得不能再和善。
兵部基本把控在世家手中,皇帝還指望著兵部尚書與兵部侍郎兩家的部曲能上前線擋住北面的反賊。
因此對著兵部尚書與兵部侍郎,卻是半點不敢責罵的,只怕兩人一甩挑子不幹了,北面那五萬大軍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兵部侍郎道:“孟氏、胡氏兩家恐是不行。”
京中之前的那一場叛變,此時尚能聞到血腥之味,雖明面上是大皇子帶著盛國公反了,然而實際上是什麼,位於權勢中心的人誰心中不清楚。
皇帝要殺自己的兒子,孝道逼下來誰也攔不住。只皇帝連自己兒子都下得這般狠手的做法,卻是讓許多世家的想起了先帝時謝氏之事,頓時對當今的那份子忠心也都淡了,只不冷不熱的在一邊看著。
看著皇帝被五萬叛軍嚇得倉皇無措,看著皇帝一步一步開始後悔大皇子造反一事。
孟氏死了太子妃與三個帶著血脈的太孫,太子妃還血濺聞天鼓,當眾指責當今挑起兩子相爭,要說這天下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