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郎君若真想為家族著想,為何不等時候求一個科舉的恩典。那時府中各房錢財俱有,不曾耗費。下一代便可專心科舉,圖謀前程。庶族官場為官,到底要科舉後方得立直腰桿。”溫宥娘又指點道。
商戶需得三代後科舉,然鄭洄卻擔心棄商從文後三代敗落,還未曾科舉家業就已經散盡,因此想要撈個保證。
只是不論撈個爵位還是虛爵的官銜,卻是都不如要個恩典讓鄭氏所有房都有這個機會的好。
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以往人性就是如此。
不論鄭家有多少不合適讀書的,然有那麼一個機會,顯得公平了,內部之間的鬥爭自然就少了。
“便是有人捨不得,願意繼續經商。彼時分家也當分得開了。”溫宥娘最後道。
鄭家的家業不好分,也不過是因為產業過大,各樁生意連在一起方成氣候。要強制的分開了,又與普通商戶沒甚不同。
這樣的損失,誰都丟不起,因此分產而不分家業,每年各房真正分到的都只是紅利。而在管理產業上,卻是隻看能力,哪房裡的誰有能力就誰上。
鄭家行商多年,對錢財已不看重,開始追求名望。在嫁女兒時也儘量往官員之家裡嫁,便是嫁不了,也少不得往秀才舉人家裡去。
如今自家男丁有了科舉的機會,那麼鄭家各房的抉擇,就會又不一樣了。分了家業,愛經商的那一房自去經商,不愛經商的那一房自去科舉,只將產業交予或賣予別房。各房各歸其位,再也不用牽連在一起,相爭的事情也會少下來。畢竟科舉看的是自己的本事,而不是錢多錢少。
這麼想來,倒是真比哪一種分法都要好。
鄭洄不曾想,還有這樣法子,竟是連內部的相爭都免去了,自然喜形於色,與溫宥娘道:“夫人大可放心,軍糧籌備之事,鄭氏義不容辭。”
鄭氏,自然是十分得用的。鄭洄說義不容辭,那麼軍糧之事,之後必定穩妥。
溫宥娘道:“我也得多謝鄭氏義舉。有鄭郎君相助,向來推翻昏君之事指日可待。”
做生意便是如此,總歸大家都好處的才會一起幹。
溫宥娘回到院子裡之時,孟世子也恰好回來,只拿出絹紙與溫宥娘道:“六郎太過冒進,竟是帶著人已經反了。”
溫宥娘聞言只拿過絹紙開啟一看,最後也是心驚不已,“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他竟是連糧草都顧不得了,簡直就是糊塗!”
孟世子道:“糧草之事,倒是邊走邊收購有,只怕維持不了多久。這才寫信過來求助。”
溫宥娘臉色十分不好,“六郎這是有自己的心思了?”
孟世子卻是少不得替六郎解釋一番,“來送信的是他當初帶去的那三十人之一,倒是帶了緣由來。”
溫宥娘少不得去見了那人,聽了聽六郎私下動作的原因。
“不知是誰傳了盛國公在京中出事的訊息,比陳將軍得知的還要早。還散佈謠言,說昏君要連抓十三將回京抄斬。盛國公本就在上京之前就留下了十三歲的小國公坐鎮,與自己的親信說過京中一有變動就反了。陳將軍控制不住事態,只得跟著大軍一起前行。”那送心的兵士道。
溫宥娘扶額,問道:“那邊關呢?留給誰守著的?有多少兵士?”
兵士道:“邊關留的是黃將軍。仇家那位小將,不知何故得知眾將造反之事想要跟朝京中報信兒,因此被小公爺斬殺了。”
竟是個狠角色,不過十三,就能當斷立斷。
溫宥娘道:“你且先下去休息一日,糧草之事,我等會盡快解決。”
待得兵士退下,溫宥娘問孟世子:“盛國公留下的嫡孫是哪一個?”
孟世子道:“許是六房的那一位嫡長子,聽聞自幼聰慧,因他母親在邊關產下的他,一直不曾回京過。”
沒回京過,自然就一直呆在邊關裡。說不得也是盛國公給自己留下的一條後路。
“六郎在軍中威望,恐不及那位小公爺了。”溫宥娘道。
不過十三稚齡,敢殺小將,又敢帶頭造反,雖是如今面臨糧少之困,然而就這份血性與膽量,就讓人側目。
就算陳敬跟著他們一起,又哪敵得過能武能狠的盛國公血脈於眾將士心中的形象。
“就是敵不過,只要拿到軍糧過去,在軍中的威望至少也要比現在的強。至少也當在小盛國公之下。”孟世子道。
“恰好鄭洄也在,鄭氏商路也在北面,他可負責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