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施主
皇室密宗裡有記載,前朝的亡國之君,在國破之際,將一件據說關乎江山社稷的寶物藏了起來,先帝遺命,吩咐新皇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寶物,重新歸還與皇室。
皇上從秘密渠道得知藏寶之地就在寒山寺,並懷疑真正的藏寶之地只有寒山寺的歷代住持知道,所以,他吩咐鳳于飛留在梧桐身邊,一旦確定梧桐真的知道這個秘密,那麼,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問出藏寶的詳細地點。
“若你不願意,朕可以另外派其他人來辦。”鳳于飛忘不了皇上說出這句話時的語氣和表情,帶著一絲的罕見的遲疑,他很久都沒有見過皇上如此直白流露的真實情緒。
“朕聽聞,淨空這樣的高僧,早已修成清淨蓮華法身,圓寂之後化為舍利子,傷他性命者,恐會死後下十八層地獄,受盡酷刑。”皇上看著鳳于飛,緩緩的說道,“事關重大,朕思來想去,唯有交給你來辦才最合適,可淨空不是普通的和尚,十八層地獄一說,寧可信其有,朕只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做還是不做,在朕回宮之前,給朕答案,無論你最後的決定是什麼,朕保證,絕不強迫你。”
十八層地獄,那裡早就留好了自己的位置,又何所懼?讓他不能安心的是皇上言語中透露的意思,若聖僧真的知道藏寶地,“他”肯說出來還好,若不肯,皇上的旨意是:不擇手段。
與其等著皇上派另外一個可能傷害聖僧性命的人過來,還不如自己接下這個任務,鳳于飛糾結的是,在做了那樣混賬的事情,並且還沒骨氣的跑個沒影之後,他該如何面對聖僧?
直至事到臨頭,對方不計前嫌的幫助,徹夜誦讀經書(頂多倆小時),為了讓自己寬心撒下謊言(明明是真話好伐),還有真心實意的視自己為朋友(追求物件),無一不使鳳于飛溫暖感動,放下了糾結忐忑,同時更是加深了心中的愧疚感和自我厭惡。
他不能違背皇上的旨意,無法對聖僧坦誠,居心不良,“朋友”二字他受之有愧,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皇上的命令,居聖僧左右而保護之,聖僧過往不究,當他是朋友,他愧不敢當。
鳳于飛想做些什麼用來贖罪和報答,談金銀俗物,財富權勢是對聖僧的侮辱(梧桐:小僧不介意),除卻這些,他有的,也只是這個人而已,那麼,他唯有劉在寒山寺,在完成皇上交託的任務之前,侍奉聖僧左右,任其指使,為其效犬馬之勞!
“請讓我留在您身邊。”他抱著希冀,心情忐忑,誠摯的表達出自己的心願。
——過程和意義雖然有些小小的偏差,但梧桐所希望的“以身相許”算實現了沒錯吧?
梧桐:“小僧,樂意之極。”能不能別用敬語?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淨正的聲音自門外傳進來,“住持,皇上要走了。”接著淨正疑惑的問道,“住持,房間裡還有別的人嗎?”
梧桐看了眼鳳于飛,揚聲道:“是我在誦經,連《妙法蓮華經》都聽不出,淨正,你這些日子都在偷懶麼?回去把經書默寫十遍,後天拿來給我看。”
淨正:“”
如果皇帝在這裡,一定能發現梧桐對不同的人稱呼的差異,對於外人一律自稱“貧僧”,對寺眾的小和尚,要麼是“為兄”要麼直接是“我”,親疏立顯,唯獨對鳳于飛才會以“小僧”自稱,完全和其他人區分開來。
可惜鳳于飛只和寒山寺的小和尚們比對過,一個自稱“我”,一個自稱“小僧”,鳳于飛“瞭然”,原以為聖僧對任何人都如同對自己這般寬容和善,易於相處,原來還是有親疏之分的,儘管責罰淨正和尚抄寫經書,但聖僧同淨正和尚說話的時候,態度更為隨意,眼中含笑,略顯促狹。
這樣的聖僧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少了一絲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多了一些人情味。
鳳于飛眼裡藏著淡淡的羨慕,寒山寺的住持是聖僧,小和尚們過的想必十分安樂幸福。
(被羨慕的寒山寺眾:)
送走了皇帝,梧桐仍然不敢把鳳于飛放出來活動,萬一皇帝有什麼東西落下,來一個回馬槍,發現鳳于飛怎麼辦?
所以還是等皇帝走遠了,沒可能殺回來,再尋個理由把阿飛正大光明的介紹給寺眾,小和尚們有沒有意見不是重點,只要他們知道阿飛的存在就可以了。
梧桐小算盤打的噼裡啪啦響,等皇帝的隊伍消失在山路上,梧桐回過頭看著一眾小和尚們,笑眯眯的說道:“阿彌陀佛,為兄又回來了,近期之內不會離開寒山寺,師弟們不用太開心。”無視小和尚們精彩紛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