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1 / 4)

小說:漁色人生 作者:瞎說唄

第270章 打餈粑

第270章打餈粑【求推薦票】

【晚上還有一章】

二十八,打餈粑。說起打餈粑的來歷,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不久,他實現了自己的宏願,率領吳兵攻破了楚國京都郢都,掘楚王墓鞭屍以報仇雪恨。此後,伍子胥受封申地。

有一次吳王令伍子胥修建了著名的“闔閭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後,吳王大喜,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

伍子胥自知結怨甚多,恐日後有人難以容他。回營後,便對自己的親信說,“大王喜而忘憂,不會有好下場。我死後,如國家有難,百姓受飢,在相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飢的食物也。”

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後,多次拒絕伍子胥的忠告,竟聽信讒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後不久,越國勾踐乘機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

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餓殍遍野,吳國果然遭到危難。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

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

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後來,在楚天一帶,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來祭奠伍子胥。至今,餈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節前必做的美食。

山門鎮這裡有句俗話,“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言下之意是說,餈粑是拜年時走親串門的必備之物。在別人來拜年是,主人一般會在客人走之前給客人送上一些餈粑。贈送餈粑也是特別有講究的,它只能是雙數,不能是單數,以示吉祥。如果送4個表示四季發財,送6個表示六六大順,送8個表示連連大發,送12個表示月月紅。

餈粑做起來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準備起來卻是有些麻煩。江邊原來也沒有準備做餈粑,打算在村裡人做好之後去分一點。

沒想到二十八一大早,江豐實家的崽過來叫江邊過去幫忙打餈粑,要江邊將幾個城裡的客人也一起帶過去。

其實江豐實家裡雖然人手不多,也並沒有非要江邊幫忙才能夠打出餈粑來。做餈粑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家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能夠參與的,說不定隨便找一個小孩,都要比江邊做得好。

請人幫忙做餈粑,其實也是左鄰右舍交流的好機會。江豐實能夠叫江邊來幫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表明他們家對於江邊的重視。

餈粑對於嚴垣幾個在城裡長大的人來說,也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但是餈粑的製作過程,還真人讓他們稀罕。

嚴垣一聽到打餈粑,立即興高采烈,“當然要去了,長這麼大,餈粑吃過不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餈粑是怎麼做出來的。”

柳如萱也笑道,“打餈粑很有意思啊!以前在民俗村玩的時候,就打過餈粑,很好玩,那剛打出來的餈粑味道可比後面烤熟的好吃多了。”

江邊笑了笑,柳如萱說得沒錯,江邊也很喜歡吃剛出打好的餈粑。很是奇怪,打好的餈粑本應該跟吃糯米飯味道差不多的,但是每次吃的時候,你總會發現,剛剛打好的餈粑,味道總是跟糯米飯不一樣,非常的獨特。

蕭雅琳也很欣喜,“我也沒親眼看到過打餈粑,應該很有意思。”

江豐實家蒸了一大筒子糯米飯。

江邊走過去的時候,蒸籠已經解開。

“江邊,你跟你朋友過來了啊。來來來,快來吃糯米飯,趕緊趁熱吃,這個時候的糯米飯是最香的。”江豐實說道。

做餈粑的糯米,是先用水浸透,然後放到蒸籠裡蒸熟。這蒸熟的糯米飯跟煮熟的糯米飯味道簡直是天壤之別。

煮熟的糯米飯的口感與香味與蒸熟的相比差了太多。

“江邊捏了一團糯米飯,遞給蕭雅琳,“姐姐,你嚐嚐,這蒸熟的糯米飯可香甜了。”

“喂,江邊,還有我們呢?”嚴垣說道。

“那麼多在那裡,你自己不知道去拿?”江邊自己抓了一把,捏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嚴垣還真不太懂得“不好意思”這個詞的意思,走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