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飛身後跟著的阿紅不好意思的向夏英輝笑了笑,然後緊跟駱飛的腳步,一起回去了。
夏英輝還是那副前輩嘴臉,做出一副不往心裡去的樣子,接著挑自己中意的魚去了。至於他心裡是怎麼想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駱飛不是在故意激怒夏英輝,他還沒有天真到認為自己幾個小小的挑釁,就能是久經沙場的老狐狸夏英輝亂了陣腳。駱飛只不過認為,既然早就打算與夏英輝為敵,現在又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還鳥他幹嘛。
站在操作檯前,駱飛並沒有慌著將手裡還在搖頭擺尾的銀絲魚開膛破肚,而是拿出一張紙巾,沾上水將魚頭包好。
從中國古dai開始,魚膾講究的就是切得愈薄愈好。有時進一步切成細絲,稱做“膾縷”。曹植曾在《七啟》賦中形容切出的生魚片薄得象蟬翼、縠(一種有皺紋的絲綢),鬆散得像雪花,輕得能隨風飄揚:“蟬翼之割,剖纖析微。累如疊縠,離若散雪,輕隨風飛,刃不轉切”。
今天這場比賽,有切片的,也有切絲的,廚師們大展神通,使出了渾身的本事。二百多個廚師一起切膾,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評委席上的評委們不停的對著選手指指點點,好像在討論誰的手法更好。
切生魚片有個專用一個術語:“斫膾”。斫膾的時候,砧板上面要鋪上白紙,以吸收膾刀壓出的魚汁。表面不溼的生魚片,能夠鬆散地擺設在盤子裡,無論觀感和口感都好。刀功高明的大師傅,不僅生魚片切得極薄極細,而且白紙上幾乎不沾汁水。杜甫專門在詩裡讚歎過:“落碪何曾白紙溼”。
斫膾的刀法很早就有專著出現。明未李曄在《紫桃軒雜綴》裡報告,他讀過一本“文極奇古”,可能是唐人撰編的《斫膾書》,書中列舉的刀法有小晃白、大晃白、舞梨花、柳葉縷、對翻蚨蝶、千丈線等名目。《斫膾書》已經失傳,李曄的斷代是否正確,各招式的具體細節,都已經不得而知。
現如今各派的師傅,用的都是後人自行摸索發明出來的手法。不過在切魚膾的時候一定要動作優美的傳統卻是保留了下來。
一個個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大廚,竭力展現出自己最完美的切魚膾姿勢,甚是美觀。
別以為這是在開玩笑,觀賞斫膾也就是切魚膾在古代也是一件極為有身份的娛樂活動。
杜甫和蘇軾分別有相關的詩句:“饔子左右揮雙刀,膾飛金盤白雪高”、“運肘風生看斫鱠,隨刀雪落驚飛縷”。
駱飛的手法和別人不同,這種手法焦天渠從沒在外人面前展示過,今天註定要在駱飛的手裡大放光彩了。
別人都在緊張的切著魚膾,而駱飛則在不慌不忙的調著一碗醬汁,慢慢的攪動,知道醬汁變成金黃色為止。
看了下時間,還有十分鐘,駱飛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他把手裡的醬汁放好,拿起了還沒斷氣的銀絲魚。
由於駱飛奇怪的行為,有不少評委和觀賽嘉賓還是很關注他的。看他準備開始切魚膾了,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駱飛四刀刮乾淨了手裡的銀絲魚,還是沒有開膛。
一手拿著還在搖尾巴的銀絲魚,一手拿著菜刀,駱飛動起來了。
剎那間彷彿閃電劃過夜空,一團銀光便把魚包裹起來。只見駱飛放在操作檯中間的大盤子裡,半個指甲蓋一樣的魚片慢慢的疊了起來,形成了一個漂亮的中空圓柱體!
評委席上有個老頭已經搖頭晃腦的念上了:“饔人縷切,鸞刀若飛,應刃落俎,歟ъ'霏霏。”
老頭說的是西晉潘岳寫的《西征賦》。
當駱飛把整條魚都切完,或者說是片完更合適,那條魚還在搖尾巴。
揭開包著魚頭的紙巾,魚嘴還在一張一合的,好像在努力吞嚥最後一口水裡的空氣。
駱飛驚豔的表演,竟然贏來了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要知道海皇料理大賽是有規定的,觀賽嘉賓是不準發出大的聲響的,以免影響廚師們的發揮。
這條規定雖然沒什麼人放在心上,但是來的人都是出入上流社會習慣了的,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有的。所以沒有什麼大事,是不會有人主動發出聲音的。
夏英輝剛剛切魚膾的時候,也只是引發了一小陣鼓掌聲,沒有人歡呼。由此可見,駱飛的表演有多麼的精彩,焦天渠一直沒機會在眾人眼前使出來的刀法是多麼的驚豔。
駱飛將手裡還沒斷氣的魚隨手扔給阿紅,自己把菜刀放到刀架上,然後端起早已調好的醬汁,手腕和胳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