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挾持,公主們就要自立自強了。
安和看著大公主並非如傳言那般性子溫和到任人拿捏的地步,這才算鬆了一口氣。她笑著道:“逢年過節的禮單都不一樣,送什麼該怎麼送也有講究。若是家中有新生兒誕生的,就該送些飽含祝福的禮物;若是慶賀生辰的,則該送些寓意長命百歲的賀禮。此外,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若是那人不喜歡芍藥圖案可你卻偏偏送了的,這就是結怨了。”
“單單是送禮就這麼講究了,從前嬤嬤們都沒跟我說過。”大公主感嘆道。
“那些嬤嬤自然是希望你多多依賴她們,這樣她們才能荷包豐滿。”安和道,“你若是記不全,可以那個本子細細記下來每個人的喜好,這樣便是一時間忘記了也有跡可查。我瞧著你身邊的嬤嬤著實粗心,得空跟皇太后說一聲,讓她撥兩個貼心懂事的到你身邊吧。”
這就是粗俗說的“我上頭有人”了。
“我記得的。”
“你是皇家公主,遇上奴大欺主的儘管罰了就是,不會有人因此說你性格暴戾的。”安和抿了一口茶,“御下之道要一手寬容一手嚴厲,打一棍棒再給一甜棗,不能叫她們太得意。”
“貴妃母的話我會記在心上的。”大公主淡笑著說道,“今兒這一席話叫我驀然開闊,我想我明白該怎麼做的。”
“明白就好。”安和微微一笑,“時候不早了,陪我一起用膳吧。”
“好。”
作者有話要說:榮妃所出的應該是二公主,我之前寫錯了
☆、第五十二章
052章袁氏要起復
大公主的悟性不差;安和有意讓她幫襯著料理六宮事宜;雖然開始時還有些許紕漏;但很快大公主就能吸取教訓改正過來,便是安和也不得也感嘆她的聰慧。那位很會擺臉色的羅嬤嬤她卻沒有直接打發回內務府;而是繼續放在身邊,安和也搞不懂她究竟是什麼意思。
“貴妃母雖然跟我說過不合心意的奴婢們大多可以趕回內務府;但就算這一波打發回去了還有下一波,世間上哪有事情是永遠稱心如意的。”大公主便對著賬本核實這個冬天進獻上來的織金緞邊說道,“調丨教好了留在自己身邊比別的都管用。三妹妹的事情過去才幾年,內務府的人就舊態復萌,指不定派來的下一位嬤嬤也是同樣的德行。”
“你能這樣想便最好。”安和看著她謄寫好的分發的事宜;“字寫得好看,就按大公主謄寫好的分發下去吧。皇太后年紀大了怕冷;這段日子多加幾筐紅籮炭;還有佟貴妃,她身子弱不能吹風也不能著涼,炭都要多送過去一些。”
一邊的翡青連忙稱是。
“管家跟料理宮務雖然有一部分事宜是相似的,但終歸有些不一樣。蒙古那邊的情形你在後宮大約也聽說過一些,可具體的都得你自己看著辦才是。”安和說道,“你就不好奇未來的夫婿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嗎?”
“貴妃母又在打趣我了。”大公主臉上一紅,卻還是微微一點頭。她知道自己將來的婚姻也只是聯姻蒙古,可她終究還只是個十七歲的女孩兒,對未來的夫君是有一定期盼,她希望他會是一個英偉的男兒。
安和暫時不能將康熙定下的人選告訴大公主,只是安撫性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班第是個什麼人物她也略有耳聞,雖然不是科爾沁郡王的爵位繼承人,但他卻並不比蒙古的巴圖魯差,他如今已經領了差事,聽說還跟著蒙古軍隊跟噶爾丹的騎兵廝殺過。
“皇上相看的人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放心吧。”安和淺笑著道,“再有一個月就是新年了,讓內務府的人給你做幾身鮮亮一些的衣裳,我瞧著你身上的衣物都有些舊了,料子的花樣還是前年時興的。雖說如今還不適宜穿大紅大紫的衣物,可亮色一點的總可以的,你才十七歲,別穿得這樣老成,好生打扮一番叫皇太后看著也高興。”
“我素來喜歡淺色的衣裳,這些年已經習慣了。”大公主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藕荷色繡暗紋的氅衣,淡然說道,“跟著瑪嬤禮佛之後我便不愛穿亮色的衣裳了,總覺得在佛前應該素淨些才好。”
安和知道大公主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信佛,這些年是越發素淨,身上的首飾也不多,更別提塗脂抹粉了。從前太皇太后跟皇太后也不是沒給她送過顏色豔麗的料子,可都被她收了起來。讓錦繡拿來兩匹碧色織暗花竹葉錦緞後安和才道:“這是今年蘇州織造局送上來的料子,拿回去讓人給你做新的衣裳,別給我推脫了。”
“多謝貴妃母。”大公主猶豫了一陣子最後還是讓人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