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心疼了。算我送你好了。”於子蘇開榮飛的玩笑,鄒鐵不遠不近地站在後面。
“哈哈,我不是捨不得,是不需要。”
“怎麼不需要?這種表都是可以收藏傳世的,將來留給你那寶貝兒子好了。”於子蘇用她的信用卡付了帳。
第三卷第225節基金會轉向
第三卷第225節基金會轉向
陶莉莉和王愛英領導的慈善基金會在完成了對原南郊區村辦學校的投資後,面臨著轉向問題。基金會對簽約大學(目前只有北工與建院)只有規模很小的助學投入,對於每年2000餘萬的資金預算,王愛英在11月末就向聯投董事會遞交了報告,建議對加大對北新市綠化行動的支援。
聯投慈善基金會這兩年對北新有小額度的支援,兩年來大約投入了120萬,改善了十幾所小學的辦學條件。92年後期,王愛英和基金會的主要力量在北新“調研”了一個多月。對北新市的空山、臨河、平崗等縣的生態情況做了實地調研。王愛英“深入”北新既是王林馮國川的邀請,更是傅春生的建議。組建北新實業集團的傅春生對北新總體上的生態惡化深感驚人。生態一詞他是說不出的,這個時候全國也沒幾個人講生態問題。但二橋煤礦周圍的狀況以及二橋礦道路情況震撼了他。從四洞礦到二橋,三十五公里的道路兩側,成年的大樹竟沒有一棵那時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路邊栽種的楊樹大概只有三年左右的樹齡,瘦弱的身軀在烈日下苦苦掙扎。入目所見都是禿山荒嶺,路經的村莊都很少有綠化好的。
對農村有深切瞭解的傅春生專門對二橋礦周圍的幾個村子進行了調研。這幾個村子都有人在礦上打工,調研並不費力。
無他,砍伐比栽種更快。那些生長期長的樹木成材困難,而盜伐嚴重,農民除了在自家房前屋後種幾棵樹外,大承包後的農村也沒有有效的手段大規模栽樹育林了。資金不足,人手也不足,管理上更是困難重重。
礦山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靠近煤礦的地方尤其慘不忍睹。
傅春生給榮飛寫了封報告,強烈建議基金會關注北新的綠化工作,第一步要在二橋和四洞兩個煤礦周圍大規模植樹,資金可以由基金會和北新實業提供,人力方面由北新實業和周圍鄉鎮府協商解決。
傅春生在社會責任感上比自己尤甚。榮飛了幾遍傅春生手寫的報告,在上面批了一段話,叫李寧送至王愛英處。
基金會的資金來源於聯投旗下各企業,92年開始吸納聯投系高層的個人捐款,榮飛帶頭捐了100萬。傅春生也是這個數,大概礙著榮飛,不好僭越。為此,基金會完善了管理制度,每季度向董事會彙報資金的使用方向和數額,接受審計部的審計。按照各一級企業分攤比例,92年基金會可使用資金額度為2450萬,在分離對北工汽車實用技術的研究資助後,這筆鉅款的使用確實要好好研究一番。
在聯投高層,對基金會的存在持質疑態度也不少。隆月就認為聯投不適宜取代政府的某些職能。像91年以來對北陽社會福利院的捐贈是可以的,對困難大學生進行適度的助學補助也是可以的。但大規模,有計劃地重建或返修村辦學校則不妥。而且,和聯投的鉅額捐贈相比,宣傳的力度過小了,不利於提升企業的形象。
這番話是單獨對榮飛講的。隆月非常注意維護榮飛的威信,一些意見都是私下提出的。
谷南陽,羅曉,林業可,於子蘇都是質疑者。而出身下層的崔虎、陶莉莉、魏國祿等則是堅定的贊成派。
在面臨基金會轉向的時期,榮飛認為有必要在聯投高層進行一次專門的會議,討論基金會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研究基金會的工作方向。
不可能統一思想,榮飛要的是統一行動。北重開會最常用的詞就是統一思想,但從來沒有統一過行動。一個團體,應當允許有各種不同的思想存在,但在重大的部署上必須步調一致。這是他創立聯投就希望的企業文化之一。聯投高層的反對聲音從來就沒有斷絕過,誰也未曾受到打壓。但董事會和總經理辦公會(隆月主持召開的例會)決定的事項則必須無條件執行。到目前為止,聯投各企業在這方面做的還不錯。
元旦前夕,聯投董事會專題研究基金會資金籌措和運作方向。
兩年前的情況與目前已有很大不同了,各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較兩年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聯投直接控制的一級公司,北新實業,棗林建材,陶氏建築(尚未拆分),傅家堡實業,明華貿易,雙龍國際,麒麟汽車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