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朝律,大理寺堂審之案擬定判詞之後仍要呈送刑部複核,因而此事早晚還會回到微臣手上,此乃其一;若杜隱峰所奏不實,那陸縉英確有冤情,同為三法司僚友難免顧忌到素日的交情顏面,倘或因此而有失偏頗,臣粉身難償其疚,此乃其二;若負責監審的御史臺再因此具本彈劾大理寺而致三司不和,豈非更令朝廷不寧愧負聖眷?此乃其三,有此三點臣懇請陛下三思。”方瑾言罷再度深揖。
劉羽看著他的身影淡淡地道:“那依愛卿之見呢?”
第48章 第十六章 幽涼禁闈暗宣威(中)
“除臣之外,別無他選。”方瑾一字一頓語聲沉穩。
“何以見得?”劉羽幾不可察地一眯雙眸。
方瑾躬身侃侃道:“臣身蒙皇恩浩蕩,領奉食祿豈有不盡心治事之理?若處處遇難則避,愧對這一身官戴事小,悖負聖望擾亂國制事大,至於個人聲名,臣雖不才,也讀聖賢之書,亦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之理,雖不堪自比祁奚'1',但只求無負聖寵無愧於心。”言罷,膝地叩首。
劉羽聞言爽聲大笑道:“好!朕有良臣如此,何愁興國無望?”起身上前難得地伸出一隻手來將他扶起——在劉珩身側那麼久,卻是直到自己做了帝王之後才了悟,原來馭人之術非但一言一笑皆有講究,甚至是細微到扶人起身都是有著莫大的學問:扶還是不扶,虛扶還是真扶,甚至,單手扶還是雙手扶,在這小小的動作之間,已經能夠恰到好處地向跪叩之人傳遞出某種微妙的訊息,雖不甘心,可單就這駕馭人心之術上,不得不說自己受劉珩之益良多。
劉羽難得地親身相扶,已令方瑾未免略有驚寵之色,忙順勢起身低聲道:“陛下厚愛臣承之有愧。”
“方愛卿忠君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