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3 / 4)

小說:重生孫策 作者:西門線上

進過皇宮的李儒對此是深有體會,可以說李儒自己也是那些心思複雜的文士,無數陰謀詭計下的受害者。

還有的就是如今在舒縣,擔任書籍總監製的大儒鄭玄。

如果不是因為黨爭斷絕了他出仕的道路,只怕他也不會下定決心走鑽研經典這條路,也根本不可能達到如今這樣一個人人景仰的高度。

對於鄭玄的成就,幾人都是感慨:“一個人想要有卓越的成就,還是要被環境逼著才能做到更高啊!”

呂範當然是同意的主公如此先進的軍隊管理方式,但他也提出的了自己的擔心,。

“主公英明!此法實在大妙,省得那些悍將們整日裡說本將是某某軍出來的!不過屬下以為。如今與江東劉繇的大戰在即,若是臨陣換將,怕是有所不妥吧!”

孫策啞然一笑:“當然不會是眼下就換。想我軍等到此次徹底打敗劉繇之後,必然要向揚州全境進軍。那時才是換位的好時機,在實戰中學習才是最好的適應過程!

不過你們軍法處配合宣傳隊,先把這個將領換位制度印製出來。發到全軍去。讓全軍上下有一個理解的過程,當然正常的升遷獎懲還是一樣的執行。”

相對來說,在如今這個時代的兵種與戰術方法,都還是比較原始簡單的,來去就只有那麼幾種。必竟攻擊方式限定了兵種的分類。

如此將領間的互換就更加有可操作性。不象後世的兵種極其龐大,繁雜。沒有十年的努力,都不可能培養出專業的指揮人才來。

某些飛速發展的先進兵種,更是要用大半輩子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指揮者。

譬如說你要是讓一個海軍電子戰出身的將領,去指揮山地戰或是坦克戰。用外行去指揮內行那必然是手忙腳亂。還不知道最佳的應用戰術,最後非要鬧個人仰馬翻不可。

而決定已經做出,至少眼前是不必再擔心什麼。至於文士們的問題可以慢慢解決。

沒有軍權的文士,只要不太過放縱他們的言行。想來也鬧不出什麼大事來。何況如今。在廬江的文士們都是真心擁護孫策的團體。加上制書教化萬民的強大吸引力,根本也不會生出什麼不同意見來。

孫策也就完全放開了這些事,擇日帶著眾將,率領整編完成的三萬大軍向東開進。

大軍出征之前,由徐逸與黃蓋、許定各率五千輕裝兵馬,已經先期分兵進擊。他們將要負責先行掃平曲阿的外圍防禦。

三個多月來。對於沒有多少兵力駐守的湖熟與江乘、梅陵等城的守軍。都明白自己這些人已經被刺史大人放棄了。故而對江東軍的到來,不再是以往那般強烈的敵視態度。

而蔣琬與劉敏指揮著宣傳隊的口號。早已鋪天蓋地的傳入了城中。對於這幾個小城來說,兵少糧缺的。真得開始作戰了,根本不可能得到什麼支援。

捉襟見肘的劉繇,根本也派不出什麼援軍來,守城的將領們看著自己手下那千餘老弱殘兵,早已沒有了抗爭的心思。

當徐逸、許定帶著手下的敢死隊,飛快的爬上江乘與梅陵,那低矮的城頭時。讓他目瞪口呆的是,城上稀疏懶散站立著計程車卒們,大部分連刀槍也沒有拿起,就熱情無比的繳械投降了。

反正投降了還可以當兵,至少也能去種田,每日有飽飯可吃。比起在這裡拼死拼活的作戰,卻只能吃兩頓稀湯般的白粥,那可是要強的多了。

倒是黃蓋的一軍,竟然意外的還見了血。湖熟的守軍在下意識下的反擊,使黃蓋的攻城大軍,在亂箭之下遭遇到了輕微的損失。

但在黃蓋頂著重盾,穿著重甲率先登城,迅速斬殺了數十名還想放箭的劉繇軍將士之後。城頭的守軍再無戰心,齊刷刷的跪滿了一地。

攻取下三城,江東軍只損失了數十名普通士卒。也許可以算得上是史上損失最輕的攻城戰吧。

曲阿城外,大軍湧動。孫賁在接替吳景做了將軍之後,就聽從吳景的建議,一直都是以孫策為馬首是瞻。孫策推託不過,只能以較少的一萬陷陣營做了中軍。

不論兩人的身份,在這種只講究實力,英雄輩出的年代。沒有相應的實力,而想要強自出頭稱雄,只能是自尋死路而已。

上次在牛渚戰場上險死還生的經歷,讓原本還有些躍躍欲試的孫賁,徹底的清醒過來。幾年不見,堂弟連隨便的一位手下都能有如此戰力,他根本再生不出什麼不服氣的心思。

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孫賁反而沉下心來,開始每日苦學。不論是兵書,還是戰策。每日裡只要有閒都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