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2 / 4)

小說:重生孫策 作者:西門線上

出這麼大的事來。

等山寨事情已了,孫策等人快馬回到秣陵之後。孫策才私下召來了李儒、呂範與周瑜,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這是一個做為主公應該早就考慮到的事情。

做為主公,若是不能早早發現,並讓這個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那後面必然會深受其害。孫策關於爭權的話一提出,三個智慧遠勝常人的心腹頓時沉默下來。

李儒與呂範是明智的沒有參與這些事情想法,李儒的嫡系也始終只有一個,就是一直跟隨的徐逸。到目前為止他也沒有想過拉攏過哪個將領,自成一系。

而呂範也只是全心的發展自己的軍法處。維持好軍法處的執行,就是他最大的目標。心中更是坦然面對主公的這個最擔心的問題。

而初出茅廬的周瑜就不同了,對於丹陽出身的將領,他就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就象是之前對於呂蒙的處置意見上。他明顯是有些偏向于山地軍的呂蒙了。

以周瑜極高的智商,在聽到孫策的意見。冷靜下來想想:“如果當時是管亥的手下殺死了呂蒙後潛逃。自己又會怎麼做?毫無疑問會直接帶手下去找管亥要人並加以嚴懲吧!

想不到,對於這些私心方面的處置。我周瑜向來自命不凡,居然還比不過一個黃巾賊出生的粗漢。兄長的心胸、眼界,已經遠遠的將我這個不成器的小弟丟在後面了!”

孫策的一番擔心,使得周瑜猛然清醒過來:“好險!我不就是走在這條危險的路上了嗎?若是今日兄長不加點醒,終究有一日,會陷入與他人的爭權奪勢而不能自撥了吧!”

好鼓無需重鍾,孫策的輕輕一次旁敲側擊般的點撥。就讓周瑜的心態發生的明顯的變化,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弱點,自然會以他堅強的毅力加以改正。

對於周瑜這樣有著遠大理想。而且懂得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人來說,只要有一個小小的機會,他們也會獲得比別人大百倍的收穫。

只是這黨爭實在是一個複雜之極的系統問題。不論是李儒的親身經歷還是周瑜的見聞裡,都是明白其中的危害,可是兩人想了良久,卻又同樣沒有解決的方法。

其實這本來就是人的私心問題,人人都想得到最大的利益。對於人心來說,若是能輕易的找到辦法就可以解決,這世上就沒有黨爭之一詞了。

最後還是孫策說道:“這樣,其實武將們的多是直爽之人,軍中的問題就好解決。只需每過了兩三年,將各軍的最高將領進行輪換,使之屬下不再設定嫡系的軍隊即可。

到時,天下所有的軍隊都是他們的嫡系,他們也是所有軍隊的將軍。但離開了軍隊他們也就是一群普通人,那時就算有人想要有什麼心思,也不會得到只忠於整個團體計程車卒們支援。

而就算將領們之間有矛盾,最多也只能是私人之間的糾紛。他們能調動的不過是屬於自己的一兩百人親信的衛隊。

彼此能引發的最多隻是幾百人的爭鬥而已,不會影響到整個大局。”

這種治軍模式當然是經過後世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將軍的榮譽屬於自己,而部隊則有著自己的榮譽。彼此並行且影響並不會太大。未完待續。。

第一一零章兵種互換指揮孫賁奮起學習

雖然暫時來說將士們也許會不適應,但對一個國家,一個新興的集團來說,將兵分離的好處是極其明顯的。**泡!書。吧*

一來可以讓將軍們都熟悉各軍種各不相同的最佳戰法,往後各軍種配合起來也容易。

二來,必須要進一步的加強士卒們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知道,他們只會忠心於最高首領,忠心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要想讓軍隊有鬥志,就必須讓軍隊有奮鬥,保衛的目標。要讓所有計程車卒們知道,他們就是為了國家強盛,為了百姓安康而戰。

就象眼下主要由高順練出來的陷陣營精兵,還有陳武在廬江練的一萬廬江精兵。

雖然他們都敬服訓練自已的將軍。但軍法處無孔不入的思想教育,讓他們心中最終的效忠物件,還是孫策這個英明神武的主公。

並且只要是主公的命令,不論誰都可以指揮著他們,發揮出最大的勇氣去殺敵作戰。只要是為了主公的事業,他們隨時都可以奉獻自己寶貴的生命。

孫策最後感慨到:“將領們多是爽直之人,只需認真教育還比較好控制。最難辦的還是那些心思複雜的文人啊!

誰也不知道,他們在何時就會整出些讓人捉摸不透的複雜心思來。”

久在官場,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