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自問自答地說:“是因為他們覺得你曾經給他們做過一點事,所以他們都記在心裡。”
這話說得幾個人都慚愧起來。原來縣長的用意在這!
葉之然忙說:“縣長,我很慚愧。您批評得很正確,是我缺乏農業生產的重視,才造成了這樣的後果,請縣長處理我。”
張縣長說道:“農民的負擔這麼重,我雖然有所預見,但你先前說的資料還是出乎我的預料。”他轉頭問範支書:“葉鄉長說的每畝收入、支出的資料都真實嗎?”
範支書回答說:“都真實,現在實際就這樣,要是農民僅僅靠田裡的收入,即使能勉強餬口,但生病、讀書、結婚、討媳婦都大有問題。”
張縣長點了點頭,說:“那麼,村裡的百姓靠什麼收入來維持?是外出打工嗎?”
葉之然說道:“縣長,馬石鄉外出打工的農民並不是很多,主要靠自己開辦加工企業和經商來找經濟來源。”
張順強有了點興趣,問:“是農民自己開小加工廠?都有業務來源?”
葉之然點點頭說:“鄰市的小商品城需求很高,這裡的農mínzhǔ要搞小商品的仿製和生產,因為成本低,售價便宜,所以銷路很好。鄉zhèngfǔ有計劃將他們這些小企業聯合起來,給他們提供工商、稅收便利服務,積極引導他們的產品走向正規化生產,提高質量並開拓國外市場。”
張順強這時候目光有些柔和了,他看葉之然一眼,肯定道:“你這個思路不錯,考慮周全後提供給我,這對全縣的每個農村都有實際參考意義。這些年,雖然國家每年都對‘三農’問題花大力氣整治,但效果不明顯,城鄉差距仍在擴大之中。你們能有自己的思路去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這點值得表揚。但搞活經濟,不等於荒蕪土地,必須做到兩頭兼顧。”
葉之然默契地看了眼王靜語,把話語權留給她。
這邊王靜語始終關注著兩人的對話。她本就是個會來事的人,對葉之然的意思心領神會,換了種表情對張順強說:“張縣長,鄉黨委、鄉zhèngfǔ回去後立即展開針對xìng討論,集中jīng力解決農民耕田荒廢問題,保證糧食生產,併力所能及地減少農民的負擔。”這個表情顯得鄭重其事,對縣長的指示領會得非常深刻,對縣長的態度非常尊重。
可惜張順強根本沒向她看,這個表情就有點給瞎子拋媚眼了。張順強問葉之然:“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非常繁雜,你說說看,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
葉之然見躲避不過去,只得回答道:“縣長,‘三農’問題很複雜,我認為zhèngfǔ如果想切實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加強農村教育、走城市化道路、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增加農業投入、調整農作物的結構等多方面入手,逐步解決‘三農’問題,減少城鄉差別。”
張順強不禁問:“怎麼走城市化道路?”
葉之然說:“這涉及到國家戰略,就是逐步增加城市數量,特別是中小型城市的建設,將部分農民轉移到城市中去,減少農民的數量。”
張順強讚賞地看著葉之然說:“不錯,一個鄉鎮幹部能站在國家層面的高度提出解決辦法,說明你還是有能力的。看來你改變了我心裡的評價。”
張順強前後判若兩人的態度不僅出乎葉之然的意料,也完全出乎王靜語、王小照等人的意料。
王靜語忽然醒悟到,新來的張縣長對著葉之然一會兒揮舞大棍,一會兒送上胡蘿蔔,莫非是看中了他的能力,有意拉他到自己的陣營中?嗯,不是沒有可能。
她看葉之然的目光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張順強當然不會去想王靜語此時的想法,他耐心地向幾個村幹部瞭解幾個比較關心的農村問題,特別是合作醫療社的問題,最後又對他們勉勵一番。
面對張縣長前後態度大變,幾個村幹部都覺得這個張縣長還真是個人物。
離開蔣涇村時,張順強又對王靜語、葉之然說:“這樣,我們一起去鄉zhèngfǔ開個會,我還要聽你們對財政所火災事件的整改措施。”
王靜語立即表情豐富起來,說道:“太好了!謝謝縣長對馬石鄉的親切關懷。有了張縣長的關懷,馬石鄉的工作必然會得到全面提升。”
第119節訓話
在馬石鄉一級班子會議上,縣長張順強板著臉訓話:“我今天到馬石鄉走了一圈,發現問題不少。在蔣涇村,我看到不少的農田荒蕪著曬太陽,稻田裡野草叢生。在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