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軍威脅宋軍糧道,便集中了重兵強軍,準備拔掉這顆小而硬的釘子。
安排佈置好了,可結果卻讓賈老賊摔碎了眼鏡,宋軍前鋒距離朝天嶺還有十里道路的時候,駐紮在朝天嶺的小股蒙古守軍就已經列隊跪在大路正中投降——陪同他們的還有大量被劉太平軍挾持至此的利州百姓,宋軍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這個咽喉要地。以至於給宋軍打前鋒的楊晨煥都咆哮起來,“你們的地形這麼好,為什麼這麼快就投降了?”
“大宋天威所至,山崩海嘯,蒙古韃子具為齏粉,小人等卑微之輩,又怎敢阻攔大宋兵鋒?”朝天嶺駐軍的女真主將一邊滿臉諂媚的回答著,一邊率領士兵拿出三百多顆血淋淋的蒙古士兵和色目士兵腦袋,高舉過頭供宋軍士兵查收。而在隊伍之後,無數的川北漢人百姓都在高喊,“我們要加入大宋軍隊,請將軍恩准!我們要殺韃子,殺韃子!”
重賞了集體投降的朝天嶺蒙古駐軍樹立榜樣,賈老賊與子聰稍作商量,決定留謹慎穩重的王安節在此駐紮,保護宋軍糧道並威懾鳳州的張札古帶和利州西路的奧屯世英。與此同時,賈老賊也透過當地漢人百姓瞭解了劉太平自利州撤軍後的大致情況,原來那天從利州挾持漢人百姓撤軍後,剛抵達安全地帶,劉整父子就建議劉太平殺光利州漢人百姓,以免阿里不哥軍的醜行敗露,影響川北民心士氣。
劉整父子的‘好心’建議,再加上唐笑在旁邊煽風點火,劉太平也不免有些動心,可出乎意料的是,張札古帶和奧屯世英竟然都跳了出來反對這個無恥舉動,而且態度非常之堅決,並且當眾要求劉太平遵守約定,無條件釋放被挾為人質的利州漢人百姓。張札古帶和奧屯世英這麼做,劉太平和劉整等人先是驚訝萬分,然後馬上又明白過來——這兩個女真敗類是在給自己留後路了。明白了這個道理,劉太平和劉整立即打定主意,不但堅持要屠殺利州漢人百姓,而且要張札古帶和奧屯世英的軍隊去幹——目的嘛,當然是把張札古帶和奧屯世英徹底逼到賈老賊的對立面,讓他們無路可退!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劉太平和劉整剛把意思表露,覺得自己還沒活夠的老滑頭張札古帶和奧屯世英就帶著嫡系軍隊連夜開溜了,各自返回自己的駐地準備迎敵和等待賈老賊的招降。氣得三尸神暴跳的劉太平本想立即率軍追殺,卻被劉整死死拉住,劉整勸道:“大將軍,現在還不是和那兩個女真蠻子翻臉的時候,先不說賈似道老賊隨時可能追殺過來,我們的援軍到漢中最近的路就是大散關,要是把那兩個女真蠻子逼到賈似道老賊那邊,那我們在漢中也沒辦法站住跟腳了!”好說歹說,劉太平總算收住怒氣,領著殘餘敗軍迅速逃往漢中。至於被蒙古軍挾持出來的利州百姓,則被劉垓率領的蒙古軍隊和色目軍隊屠殺大半,僅有少部分在蒙古漢兵、女真兵和契丹兵的幫助下逃生。
其實不管怎麼做,阿里不哥軍在。川北一帶的民心都是丟得一乾二淨了,不光川北的漢人百姓恨蒙古軍入骨,就連忽必烈餘黨都看穿了劉太平和劉整父子等人的真面目,軍隊士氣也一落千丈。隨著利州事件的訊息逐漸傳開,忽必烈餘黨在朝天嶺的軍隊率先倒戈,斬殺了軍隊中不肯投降的少部分蒙古士兵和色目士兵,向宋軍投降;然後是附近的巴州和階州守軍都馬不停蹄送來降表和戶籍花名冊,表示願意歸順大宋;就連最有可能給宋軍造成麻煩的天險陽平關,也因為守關將領是忽必烈軍餘黨,主動開啟關門向宋軍投降,讓宋軍兵不血刃便拿下一處天險和大片土地,基本解決了賈老賊進軍漢中的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全力對付漢中的蒙古殘軍。
軍情如火,加上始終沒有收到。衙內軍偷襲大散關是否得手的訊息,派出一軍接管陽平關後,二月初三,賈老賊率領的宋軍主力便從朝天嶺東進,兵鋒直指漢中門戶——西縣。不過話雖如此,相對於地理位置來說,西縣縣城的重要性其實遠比不上附近的定軍山。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定軍山乃是漢中盆地的第一要地,交戰雙方不管誰拿下這座山,對敵人來說漢中平地都將無險可守,己方則退可據山而守,進可直接兵臨漢中諸城,甚至可以切斷漢中與利州、成都平原的主交通線。所以宋軍的主力剛剛上路,賈老賊就已派出高鳴率領斥候先行,偵察定軍山的敵軍情況。
三日後,宋軍正式踏足漢中盆地,在西縣以西的沔。水西岸紮下大營,廣撒斥候探馬偵察敵情,當天夜裡,撒出去的斥候將敵情反饋回來,同時高鳴也回到了宋軍大營,向賈老賊稟報敵情道:“啟稟太師,我等奉命至定軍山一帶探察敵情,發現韃子的西縣守軍已經放棄了縣城,帶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