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時間段,卻並不會影響專家團的興致,見到大量的珍貴文物出水,他們根本沒工夫去考慮其他的問題了。
船上倖存的幾百件琉璃器均為佛家法器和人物造像,琉璃是佛家七寶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珍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有,普通老百姓不得一見。
琉璃的製造工藝相當複雜,需要採用製造青銅器的脫蠟鑄造技術純手工製作,經一千度以上高溫的火爐將琉璃石和琉璃母熔化,再由熔液自然凝聚而成。全套過程需要經過十天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經過幾十道嚴格的工藝流程才能夠最終成品。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沒有精確的技術指標,琉璃也和很多的瓷器一樣,燒製過程中一旦有某一點沒有完全到位,這一爐的產品就會成為廢品,十幾二十天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而琉璃還有一個其它的瓷器或者金銀銅器不會有的缺點,不論是瓷器還是金屬器皿,少在失敗後還能夠將大多數原材料收回再用,琉璃卻是不能夠的,只要出現問題,就是顆粒無收,血本無歸。
所以琉璃自從被傳說中范蠡發現開始,直到就因為它的燒製困難和原材料昂貴,而成為皇家的專用品和賞賜大臣的恩物。
《西遊記》中被貶到流沙河蹲苦窯的三師弟沙僧,就是因為不慎打碎了一隻琉璃盞。作為一個天宮的捲簾大將,一個貨真價實的神仙級別人物,居然會因為一隻酒杯獲罪。
雖然沙僧的遭遇比較讓人們覺得很不人道,變相激起了老百姓對封建王朝當權者的方案和痛恨,但是也證明了琉璃在古代人眼中的珍貴程度。
自南北朝開始,佛教開始在中國廣為傳播,尤其是在崇佛的唐朝,人們對佛教的信仰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以至於大量的勞動力為了躲避徭役和賦稅遁入空門,國家的經濟收入也被各大寺院吸納了不少,嚴重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繁榮。
但是人們對佛劍的崇尚熱情卻從來沒有因此而降低過,即便經過了政府的多次打壓,依然蓬勃而有力地發展壯大著,可見佛教這一信仰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之高。
佛教中的藥師佛就叫做藥師琉璃光如來佛,他的淨土就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琉璃作為佛家七寶,越發受到一些崇佛的達官貴人的追捧。
而沉船艙內的琉璃中居然有高度近一米的大型多彩琉璃釋迦牟尼像,這不僅說明了當時的中央政府在對外交流活動中給予的大力支援,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當時中國人的手工藝的確已經站在了世界最頂尖,而其他國家只能望其項背。
因為是作為外交禮物使用,要代表天朝上邦的面子和尊榮,展示大唐的國家綜合實力,船上所載的文物幾乎件件都是精品。
看來古代的帝王和政客們也是很有手腕的,知道透過這種文化外交來震懾周邊諸國,對天朝上班自然而然地產生敬畏心理。
人類只有在生活富足,經濟達到一定飽和度的時候,才會更加註重物質上的高層次享受。能夠製造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來,可見唐朝的百姓真的是生活在蜜罐裡了,其他的國家見到這些來自唐朝的藝術品,除了羨慕之外就只有敬畏了。
船上受損最嚴重,在琉璃器之外,就要數陶瓷器了。瓷器的燒製技術在當時屬於中國人的獨門絕技,全世界只有中國人能夠燒製出精美的瓷器,其它很多的國家甚至連陶罐都不一定能燒好。
被打撈上來的八千多件完整陶瓷器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佛教題材的,類如香爐、淨瓶等法器和各種人物造像等等,其餘的則多是裝飾用陶瓷器和日常生活用具。
最讓張辰高興的,就是在二層甲板的尾倉裡,並列著好些個簡易的箱子,箱子裡邊用來作為填充物的木屑並沒有腐爛或者衝散,依舊嚴密地保住這藏身於其內的一尊尊三彩佛教人物像。
雖說在工藝和歷史的研究工作中不一定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這些造像不但在唐韻現藏的兩件大型唐三彩馬之後再次證實了唐代三彩有大量的大型器生產燒製,也彌補了因為上世紀初河北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流失給國內收藏展覽界帶來的空白和遺憾。
根據一部民國年間的《易縣誌稿》記載:八佛窪在峨眉寺溝底之東北支,亦稱百佛洞、百佛山山半有洞名百佛窪。
百佛窪又被當地人叫做百佛洞、百佛山、八佛窪等等稱呼,據記載,百佛窪中有大小瓷佛像共計八十尊,以及三彩觀音等大量的佛教陶瓷造像。
其中的十六尊遼代三彩羅漢造像,在上世紀初被國內的文物販子和當地的政府盜賣給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