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為此,勃拉姆斯為他的《第一交響曲》猶豫不決了整整20年。如果說勃拉姆
斯對貝多芬是愛恨交加的話,那麼對待巴赫他可以說是一往情深。當時的巴赫很少
為人所知,勃拉姆斯一生中的很多時間都在宣傳和頌揚著他,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
巴赫作品中超凡脫俗的品質也出現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
在那個時代,勃拉姆斯是一個熱愛舊音樂的人,他像一個真誠的追星族那樣,
珍藏著莫扎特G 小調交響樂、海頓作品20號絃樂四重奏和貝多芬的《海默克拉維》
等名曲的素描簿;並且為出版社編輯了第一本完整的莫扎特作品集和舒伯特的部份
交響樂。他對古典主義的迷戀使他獲得了無瑕可擊的作曲技巧,同時也使他得到了
嚴格的自我批評的勇氣。他個人的品格決定了他的音樂敘述,反過來他的音樂又影
響了他的品格,兩者互相攙扶著,他就讓自己越走越遠,幾乎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絆
腳石。
勃拉姆斯懷舊的態度和固執的性格,使他為自己描繪出了保守的形象,使他在
那個時代裡成為了激進主義的敵人,從而將自己捲入了一場沒完沒了的紛爭之中,
無論是讚揚他的人還是攻擊他的人,都指出了他的保守,不同的是讚揚者是為了維
護他的保守,而攻擊者是要求他激進起來。有時候,事實就是這樣令人不安,同樣
的品質既受人熱愛也被人仇恨。於是他成為了德國音樂反現代派的領袖,在一些人
眼中他還成為了音樂末日的象徵。
激進主義的李斯特和瓦格納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他們也確實是那個時代當之無
愧的代表。尤其是瓦格納,這位半個無政府主義和半個革命者的瓦格納,這位集天
才和瘋子於一身的瓦格納,幾乎是十九世紀的音樂裡最富於戲劇性的人物。毫無疑
問,他是一位劇場聖手,他將舞臺和音響視為口袋裡的錢幣,像個花花公子似的盡
情揮霍,卻又從不失去分寸。《尼貝龍根的指環》所改變的不僅僅是音樂戲劇的長
度,同時也改變了音樂史的程序,這部掠奪了瓦格納二十五年天賦和二十五年瘋狂
的四部曲鉅作,將十九世紀的大歌劇推上了懸崖,讓所有的後來者望而生畏,誰若
再向前一步,誰就將粉身碎骨。在這裡,也在他另外的作品裡,瓦格納一步步發展
了懾人感宮的音樂語言,他對和聲的使用,將使和聲之父巴赫在九泉之下都會感到
心驚肉跳。因此,比他年長十一歲的羅西尼只能這樣告訴人們:“瓦格納有他美麗
的一刻,但他大部份時間裡都非常恐怖。”
李斯特沒有恐怖,他的主題總是和諧的、而且是主動的和大規模的,同時又像
舒曼所說的“魔鬼附在了他的身上”。應該說,他主題部分的敘述出現在十九世紀
的音樂中時是激進和現代的。他的大規模的組織結構直接影響了他的學生瓦格納,
給予了瓦格納一條變本加利的道路,慫恿他將大規模的主題概念推入了令人不安的
敘述之中。而李斯特自己的音樂則是那麼的和諧,尤如山坡般寬闊地起伏著,而不
是山路的狹窄的起伏。他的和諧不是巴洛克似的工整,他激動之後也會近似於瘋狂,
可他從不像貝多芬那樣放縱自己。在內心深處,他其實是一位詩人,一位行走在死
亡和生命、現實和未來、失去和愛的邊界的詩人,他在《前奏曲》的序言裡這樣寫
道:“我們的生活就是一連串對無知未來的序曲,第一個莊嚴的音符是死亡嗎?每
一天迷人的黎明都以愛為開端”
與此同時,在人們的傳說中,李斯特幾乎是有世以來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這
位匈牙利人的演奏技巧如同神話一樣流傳著,就像人們談論著巴赫的管風琴演奏。
錄音時代的姍姍來遲,使這樣的神話得到了永不會破滅的保護。而且李斯特的舞臺
表現幾乎和他的演奏技巧一樣卓越,一位英國學者曾經這樣描述他的演奏:“我看
到他臉上出現那種摻和著滿面春風的痛苦表情,這種面容我只在一些古代大師繪製
的救世主的畫像中見到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