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2 / 4)

小說:掌門立志傳 作者:換裁判

片防守區域的中堅力量,帶領其餘幾處堡壘共同抵抗。

這種要求李大樹自然不可能拒絕,何況人家的安排已經足夠盡善盡美,將這片區域中修建最堅固的堡壘留給了自己,看堡壘石牆上繪刻的符咒紋路,明顯是原舞陽沖霄盟的手法,他心中就更加妥帖了一些。

聽說大名鼎鼎的模範三營到了,該區域的守禦部隊都安心不少,有這支部隊過來作為主軸,至少打起來大家不會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一氣,三營還在安排堡壘內部各處守禦工作的時候,其他幾處的頭領便紛紛過來聯絡感情,並打算商量出一個具體的防守方法。

李大樹在自己的營房中接待了這批人,並將自己剛剛想到的方法講了出來,其餘幾位頭領多是臨時調防到這邊的,根本沒有什麼準主意,見這位可算是屢經惡戰的營長拿出了方法,自然沒有不準的道理,立刻照樣謄抄了一份,也顧不上再和李大樹寒暄,忙不迭的回去安排自己那邊的人手。

這片區域屬於襄陽防區第二道防線,如果林卓派來頂在最前線的三千火銃兵被攻破,他們立刻就首當其衝,而現在也沒有人認為僅憑著三千火銃兵,能夠擋住對面一萬八千多人的骨馬騎兵。第一防線的存在只不過是給他們後方提供足夠的準備時間而已了,要不人家火銃兵也不會只搭建一些簡陋的防禦基地,這分明就是打算齊射幾輪就開始撤退啊。

大家對火銃兵的撤退也沒有絲毫意見,因為裝備方面的不足,現在能夠裝備上火銃的都是精銳部隊,說白了也就是各門各派的心頭肉,誰也不願意讓他們在沒有什麼防禦措施的情況下硬拼覆滅。何況火銃兵即便後撤,也只是撤退到第二道防線來繼續協防,而不是撒丫子逃跑回江南,其他人只會對自己的防禦陣地有了強力補充而感到高興,不會有什麼不良情緒在裡面的。

荊襄總指揮於華龍現在已經做好了臨戰準備,這位化骨門掌門穿著林卓為他特意趕製的符文鎧甲,從頭到腳都被刻滿防禦符咒的鐵皮包裹著,看起來和中世紀騎士沒什麼區別,若不是身邊跟著大批化骨門長老的話,恐怕沒人能夠從這身裝扮上認出這是於掌門。

雖然有各種猝不及防的因素,但因為定皇縣得以儲存,荊襄和江南之間互相馳援速度極快,在得到林卓有力支援之後,襄陽城前的防禦工事總算是馬馬虎虎的完成了,現在只等著宗望發起進攻。

至於反攻出去,這個問題倒不是沒人想過,在李大樹成功肉搏之後更是有不少年輕弟子對此躍躍欲試,可現在明顯不是做這件事的時候。荊襄畢竟不是江南,江南在林卓的提前佈置之下,本身防禦能力就很強大,那邊又是學院系的大本營,不少整個南方最能打的部隊基本都在那裡屯駐,荊襄這邊人數雖然也不少,但質量和訓練方面著實差了一籌。

何況這邊攻過來的是一萬八千騎兵,比江南足足多了一萬人,帶頭的又是在北疆金丹修士中很有名氣的宗望,其餘金丹修士的數目也是那邊的兩倍,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依靠堅城來防守,進攻的事情等以後林卓消滅了江南那邊的敵軍,從那邊調來部隊之後再發動吧。

襄陽城防準備完畢半天之後,對面宗望的騎兵隊伍似乎也已經完成了整合,開始向這邊派出幾十股遊騎哨探,一來看看這邊的準備情況,而來也順手打打秋風。

可惜的是,宗望的這兩個心願都無法達成,這邊的準備情況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所有人都已經撤退到第二線的防禦陣地上去了,無數個區域堡壘將襄陽城緊緊包圍在中間,成為了一個類似八爪章魚似的大基地。這個大基地的具體風貌,那些遊騎哨探自然無法提前窺探,因為橫在他們面前的是三千火銃兵和幾門大炮,雖說這支林卓特派過來的精銳力量沒有信心攔住宗望的大軍,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遊騎哨探能夠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

一套排槍過後,損失了幾十人的哨探們紛紛後撤,再也不敢以小股部隊去撼動眼前這支火力充足的大軍,轉而向著周邊山野而來,看看能不能在大軍殺過來之前先打打秋風。

打秋風的事情更讓他們失望,於華龍這人可能打仗本事不大,但堅壁清野的素質卻高的可以,從龍門江南岸到襄陽城中間的那段距離,所有對於修士有用的東西全被他一掃而空,都沒在襄陽落腳,直接運到大後方去了。

至於當地和襄陽城內的老百姓,願意撤退的就撤出去,覺得無所謂的就留在這裡,反正大家有規定,修士之間的戰爭不能傷害老百姓,個把誤傷在所難免,但北疆修士想來也不會破壞規矩,大舉殺戮當地百姓。

當地百姓都聽老輩講過這些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