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對著那小姑娘友善笑笑,用中文教她:“臉譜。”
小姑娘害羞的躲到媽媽背後,正在換牙,掉了幾顆大門牙,卻更顯爛漫天真。
安好親暱的揉了揉小姑娘的頭,從包裡掏出了一面小鏡子,送給對方。
小鏡子上面,也是個京劇油墨臉孔。
小姑娘靦腆的道謝,安好暖暖的笑了笑。
來到溫哥華,已經二十多天了,安好不記得這是她第幾樣隨行送出的小禮物,不過她願意對身邊的人友善,尤其是孩子。
一面小鏡子,一個鑰匙扣上的小公仔,或者只是一隻用吸管打的蝴蝶結,都可以換來一個甜甜的笑容和一份感謝,這些,都讓安好覺得美好。
生活平靜的就像是溫哥華七月的雲層一樣。
這幾年,她也算是輾轉了很多個地方,從來沒有一座城市,給她一種歸屬感,而恰溫哥華,給了她這種感覺。
她甚至找了一份工作,隱卻了過去所有的光芒,在一家語言學校教英語。
工資不高,方海珠給她算過就算是做一輩子也抵不上她一幅畫賺錢。
但是那又如何,繁華過後的平靜,其實更讓人珍惜。
朝九晚五,她看上去庸庸碌碌,卻偏偏很享受這份庸庸碌碌。
她等的車來了,排隊上了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剛才那個小姑娘就坐在她前面,像是故意選了這個位置,上車後,轉過身看她,舉著手裡的小鏡子,用生硬的中文道:“臉譜。”
安好笑了。
“對,好棒。”
得到了鼓勵,小姑娘小驕傲的看向母親,那位年輕的媽媽也扭過身來,和安好攀談。
說的是不大流利的英文,帶著濃濃的法國腔。
“你是中國人嗎?”
“是。”
“你的裝扮好漂亮,好有中國味道。”
“謝謝。”
小姑娘有點兒熟了,話也多了,稚嫩的向安好介紹:“我媽媽是法國人,我爸爸是加拿大人,我叫伊麗莎白,我今年五歲了。”
“我叫安妮,我二十五歲了,你好可愛哦。”
安好揉了揉小姑娘的臉蛋,真是個天使一般的孩子。
伊麗莎白的媽媽也自我介紹:“我叫伊蓮,你在這附近上班嗎?”
“恩。”
“我丈夫的公司也在這附近。”
她的英文說的很蹩腳,如果不是安好精通英法兩種語言,或許還不一定聽得懂。
不過安好也沒表示她會說法語,兩人一路用英語聊著,兩個異國人,聊對溫哥華這座城市的印象,聊這裡的交通,食物,還聊了各自的家鄉,不覺到了分別的時候,彼此沒有留聯絡方式。
萍水相逢的緣分,其實真不必要太過刻意。
下車回家。
她租住了一間八十多平方米的公寓,不大,不過住她一個人綽綽有餘。
陸覺有意要給她買個大房子,不過被她拒絕了。
陸覺來看過她一次,不過短暫的只有幾個小時,來不及說上幾句話他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