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皇子:“父皇也許會私底下問母后,但父皇也不會為了母后的一句話便否定了本殿,父皇也要聽取諸位大臣的意見,但唯一的一點是,絕對不能讓二皇子沈軒坐上了太子之位,吏部尚書唐家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即便是錦娘娘沒有那種想法,但不表示錦娘娘母家的人也沒有這種想法,本殿還記得當年冷宮裡的葉昭儀的兄長葉靖將本殿抓走,便是為了支援三皇叔登臨皇位,抓走本宮是想要挾父皇,三皇叔不過比本殿年長兩歲,母后當年也是護子心切,為了救本殿,不惜用三皇叔的命威脅許德妃,這些年若不是父皇仁慈,不計較當年的事,又看在三皇叔的面子上還是讓許德妃幽居在明秀宮,當年的母后是多麼看中子女,如今怎的卻轉了性子?”
大皇子妃:“妾覺得母后總有一天會想通的,無論父皇立誰為太子,妾永遠站在殿下這邊。”
大皇子:“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能明白,為什麼母后卻明白不了呢?”
這日上朝,陛下與朝臣們在議立太子的事,左相:“陛下,臣以為,當立大皇子為太子,大皇子是皇后嫡出,又是長子,人品貴重,歷練有成,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很多大臣都附議,但右相(衛璟寒)卻說:“臣卻覺得我朝的帝位只有賢能者可坐,除了大皇子,還有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
左相:“大皇子是嫡後所出,自然比庶出的血統更高貴。”
右相:“若只求血統高貴,那三皇子也是皇后所出,為何不能選他?”
左相:“三皇子年幼,歷練還未提高,而三皇子才十來歲,大皇子已娶妻,有了家室,如今大皇子妃又有了身孕,若是生下皇長孫更是功不可沒,而其他皇子既是庶出且年幼,能有什麼作為,再說了,若是立了哪位庶出的皇子為太子,那他們的母親豈不更猖狂了!這唐氏、蕭氏、羅氏豈不都翻了天了!陛下可以考慮其他皇子,但唯獨不能考慮四皇子,四皇子的生母悅美人乃是尚衣局的賤婢,若是選了他,那就抹黑了沈氏皇族的高貴血統。”
右相:“左右都是陛下的孩子,又有什麼不行的,再者,就算四皇子的生母是尚衣局的賤婢,但終究是陛下的孩子,四皇子從一出生便養在靜妃娘娘膝下,又能染上生母的什麼惡習!”
陛下:“好了,立太子一事朕自有裁決,今日便先退朝吧。”
下朝後,陛下召了皇后、錦貴妃、靜妃、韻婕妤來太明殿:“朕今日召你們來是方才早朝時有大臣提出了立太子一事,有大臣說立哲兒,也有大臣說立其他皇子,你們怎麼看?”
錦貴妃:“妾覺得應該立大皇子,大皇子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嫡長子,其餘皇子都還年幼,資質平庸,如今大皇子妃又懷了陛下的皇長孫,為皇室添丁也是功不可沒,妾不敢妄生奪嫡之心。”
靜妃、韻婕妤:“妾附議。”
皇后:“若是因為哲兒是嫡長子,日後的子孫後代只求託付到誰的腹中便好了,我朝的帝位都是賢能者可坐,僅靠身份又怎能治理天下、造福百姓?”
陛下:“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那朕便以一年為期,若是做事勤勉,差事辦的又快又好,那朕便立他為太子。”
韻婕妤:“陛下,那四皇子與俞兒便算了吧,四皇子與俞兒才五歲,年紀小又能成什麼大事呢?”
靜妃:“陛下,泓兒不競選太子也就罷了,妾又懷有身孕,也不好照顧泓兒,還請陛下將泓兒挪回悅美人宮裡,等妾誕下孩子再將泓兒接回來。”
陛下:“悅美人還在禁足期,那便將泓兒挪去懿妃那兒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