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進宮,來玉淑宮向皇后請安,也將汀瑤帶了回來,長公主:“兒臣已然明白了母后的苦心,請母后將汀瑤收回吧。”
皇后:“怎麼?你與皓兒想通了?”
“是。”
皇后:“那好吧。汀瑤,從今日起,你便搬回宮中吧。”
“是。”
長公主走後,皇后問道:“他們成了嗎?”
汀瑤:“回娘娘,前幾日奴婢按娘娘吩咐,將長公主與駙馬關在房內,並親自煮了粥在粥裡下了催情藥,他們已經圓了房了,請娘娘放心。”
皇后:“那便好,也算是了卻了本宮心裡的那塊石頭。”
文音:“公主聰慧,定能明白娘娘的苦心。”
皇后:“要是早能明白,本宮也不用兵行險招。”
文音:“娘娘這也是為了公主好。”
大皇子妃來到玉淑宮給皇后請安:“兒臣給母后請安。”
皇后:“快起來吧,昨日哲兒派人來說你有身孕了,本宮特意讓文音準備了上好的補品,你拿回去日日都吃一些,對肚子裡的孩子有好處。”
大皇子妃:“多謝母后賞賜,兒臣回去定會按照母后說的做。兒臣聽說二皇妹的及笄禮快到了,兒臣也不知二皇妹有何喜好,也不知該送些什麼。”
皇后:“本宮多年未曾與后妃接觸了,對晉安也不是很瞭解,你隨便送點東西就行了,晉安知道你的心意便好。”
大皇子妃:“這話說二皇妹及笄禮一過,嘉娘娘便要籌劃為二皇妹選夫婿了吧,也不知嘉娘娘看上了哪位王孫公子。”
皇后:“自古以來,公主是最不好配夫婿的,一般都是遠嫁的命數,因為這才能配得上公主的身份和使命,但若本宮來說的話,嫁給自己心儀的人,無論官位大小都是最好的選擇,本宮也是無能,自己的兒女都要受制於人,本宮有些後悔嫁入皇室,連自己的兒女也不能倖免於難,瀅兒嫁的是陛下安排的政治聯姻,而哲兒娶你也是為了所謂的利益,希望他的父皇能不再貶低他,也想有自己的一番作為,但他卻忘了,他是嫡子的身份,無論他做些什麼,陛下都會先考慮讓他做太子,但本宮卻無所謂,不做帝王有不做帝王的好處,日後若不是他坐上帝位,本宮也會讓他盡心輔佐新帝執政,絕不會讓他成為弒君的亂臣賊子。”
大皇子妃:“母后思慮周全,兒臣是深宮之人,不懂這些利弊要害。”
皇后:“非要本宮挑明瞭是嗎!本宮知道哲兒什麼打算,他當初娶你便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滿足自己的野心,以待日後皇位不是傳給他而謀權篡位,而如今你又懷上了皇長孫,日後陛下看在皇長孫的份兒上也會將皇位傳給哲兒,本宮說的沒錯吧!”
大皇子妃跪下說:“母后息怒,殿下他這麼做也是為了您啊。”
皇后:“為了本宮!本宮不需要他的孝順,本宮只希望他不要惹出什麼事端!能平安度過此生便是本宮對他最大的期許了,你回去告訴他,他若是做了什麼事才讓陛下將皇位禪讓給他,本宮一輩子都不會再見他,也不會受封皇太后的頭銜!”
大皇子妃:“母后息怒,兒臣先告退了。”
大皇子妃走後,文音:“娘娘別生氣,大皇子這麼做也是為了娘娘著想,您又何必如此生氣呢?”
皇后:“本宮之前想讓他坐上太子之位是想為我們謝氏一族爭口氣來延續謝氏一族的榮耀,但自從出了陛下鬧劇的那件事,本宮便不在乎了,本宮要為了自己而活,所以本宮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為了家族而活,開心做自己便好。”
文音:“大皇子與長公主也是想更好的孝敬您,您也不必太動怒。”
大皇子妃回到思懿殿,大皇子妃:“殿下,今日妾與母后說的好好的,但母后突然就說到了殿下你的勢力和野心,原來殿下你的所作所為,母后都一清二楚,還警告我們說,若是我們逼著父皇將皇位傳給殿下你,就算你登上了帝位也不會接受皇太后的位置,也不會再見殿下你一面,母后還說,妾懷上了皇長孫,就是為了日後父皇看在皇長孫的份兒上讓殿下你登上太子之位,妾就是不明白,母后為何要如此對待殿下,難道自己的兒子登上帝位有什麼不好嗎,難道她不想為謝氏一族續上榮光嗎?”
大皇子:“自父皇五年前的那場鬧劇過後,母后就轉了性子,也不再強求本殿討父皇喜愛了,也把父皇看得沒有以前重了,或許是那次真的對父皇失望了吧。”
大皇子妃:“可是少了母后的助力,那父皇會不會也因此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