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時候正好瞧見掌事姑姑在責打浣衣宮女:“住手!”
安姑姑:“原來是清瑤姑姑,您是來取陛下的衣物的吧,奴婢這就去拿。”
清瑤姑姑:“等等,你方才為何要責打她?”
安姑姑:“她把麗太妃掌事姑姑的衣裳洗壞了,奴婢正在責罰她呢。”
清瑤姑姑:“一個奴婢的衣服,洗壞了就壞了唄,如今太后與陛下仁慈,從不責打宮女,難道你這是想忤逆太后和陛下!”
安姑姑:“清瑤姑姑恕罪,奴婢知錯了。”
清瑤姑姑:“來人,按照宮規,把安姑姑拉下去杖打二十。你叫什麼名字?”
善檀:“回姑姑,奴婢名叫上官善檀。”
清瑤姑姑:“上官善檀?原來你是先前丞相的女兒,你可否願意跟著我去做御前宮女?”
“奴婢願意。”
回到順德宮,善檀就跟在清瑤姑姑的後面,太后指著善檀說:“這個宮女好眼生,是新來的吧?”
清瑤姑姑:“回太后,這是上官丞相的女兒,奴婢見她在尚衣局被責打,便把她帶了回來,做個御前宮女也是好的。”
太后一聽,立馬轉變了態度:“你是善檀?哀家正命人找你呢,丞相的事哀家已經徹查清楚了,是有人從中誣陷,只可惜,丞相在流放的路上去世了,哀家已經命人快馬加鞭,把你哥哥帶回來承襲爵位。傳哀家懿旨:封丞相之女上官善檀為清儀郡主,為哀家義女。”
清儀郡主:“太后,臣女有一事相求,清瑤姑姑是臣女的救命恩人,臣女想請太后也封賞她。”
太后:“你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只是你需知道,你是哀家的義女,應該叫哀家母后。封清瑤為正二品夫人。”
“謝母后、太后恩典。”
太后:“日後清儀郡主就住在緣義宮直至出嫁,另外,靈兒還是住在清嘉殿。”
“是。”
這日,陛下在批閱奏摺,長公主端著參湯走了進來,說:“弟弟,快歇會兒吧。”
陛下:“姐姐怎麼親自來了?這些事讓下人做就行了,何必勞煩姐姐呢?”
長公主:“怎麼?姐姐關心弟弟也不行啊?這兄弟姐妹中,我也算居長,連關心自己的弟妹都不行嗎?”
陛下:“朕不是那個意思,只是姐姐受了這麼大的傷害,應該在清嘉殿養著,又何必來做這些事呢?”
長公主:“好了,我也不是專門來看你的,聽說,二妹病了,我正要去凌誠宮看她呢,只是路過來給你送參湯而已。沒事的話我就先走了。”
“姐姐慢走。”
來到凌誠宮偏殿,長公主:“請賢娘娘安,賢娘娘,二妹怎會病成這樣?”
賢太妃:“都是下面的乳母,不細心,一個沒看住就竄到雪地裡受了涼。哀家聽說長公主剛與駙馬和離,怎麼不在清嘉殿養著?再怎麼說身上也有傷,請太醫瞧過沒有?會不會留疤呀?太后姐姐也真是的,也不把人家底細摸清楚就讓你嫁過去受委屈。”
長公主:“謝賢娘娘關懷,您也不必責怪母后,母后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又怎會料到他是這種人。”
賢太妃:“好了,哀家不說了,只是你妹妹讓哀家越來越擔心了。”
長公主:“賢娘娘放心,妹妹吉人天相,一定會沒事的。”
“但願如此。”
太醫診治了,說:“娘娘、長公主,二公主這是患上了體寒之症,這種病在冬日時會發作,必須用炭火和暖手爐來保暖,並且要喝專治體寒的藥方。”
賢太妃:“那此症會帶有什麼不便嗎?”
徐太醫:“公主若沒有擺脫寒症就不能產子,若產子,輕則留一體弱嬰孩母亡,重則母子俱亡,所以公主需終生不嫁,微臣知曉,這對您和二公主都是非常嚴重的打擊,但這是對二公主最好的方法。”
賢太妃感覺天都要塌了,長公主:“來人,把賢娘娘送回寢殿休息。”
長公主進了思然殿,一進來就看見,二公主在哭,長公主安慰著說:“妹妹,沒事的,不嫁人也挺好的,你看我,嫁了人被打得渾身是傷,你不嫁人有母后和賢娘娘疼你,而我卻被囚禁在臥房。”
長公主這麼說,反倒讓二公主過來安慰她:“姐姐別哭,歆兒再也不哭了。”
長公主:“歆兒知道皇姐的苦心就好 皇姐一定會保護好歆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