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上朝,兩廣總督:“陛下,請陛下出兵攻打安徐國,多年前安元帝與我朝和親,促使兩朝的關係融洽,可現如今安高帝登基實行暴政,安徐人開始燒殺、搶掠我大虞百姓,惹得我朝百姓怒不可遏,請陛下下旨出兵。”
陛下:“此事朕也與太后商議過,本是決定出兵安徐國,只是麟王妃一再請求,朕也十分為難。”
盧總督:“陛下,如今高帝是麟王妃、蘭嫣公主的胞弟,她自然是替她弟弟說話了。”
文武百官:“請陛下嚴懲麟王妃。”
陛下:“傳朕旨意:將麟王妃禁足於三才觀抄錄佛經。”
“陛下英明。”
陛下:“朕派驃騎大將軍與鎮國大將軍北伐安徐國。”
儘管麟王妃苦苦哀求,麟王也絲毫不受影響,這一點倒是不學上齊太妃,與文帝的脾氣倒是很相像。
連齊太妃都說麟王傻:“系兒,你太傻了,若趁此機會與安徐國裡應外合,那登上皇位的人就是你了。”
這讓順帝都沒想到的是,麟王竟然大義滅親,將此事上報給了陛下與太后,當即就將齊太妃關入了靜心堂,被判上個叛國之罪終身囚禁,連同麟王妃也被關入靜心堂西廂,每日受著十杖之刑。
太后:“麟王此舉讓哀家敬之佩之,之前也是哀家眼拙,把蘭嫣嫁予你。”
麟王:“皇嫂不必自責,你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何居心。”
太后:“哀家知道,此前與你青梅竹馬的安香郡主相戀,可卻讓蘭嫣佔了正妃之位。傳哀家旨意:武襄王之女安香郡主為麟王新妃,追封武襄王為莊武公。”
“多謝皇嫂。”
安高帝聽聞親姐受到了大虞的慘待,立即發兵十萬,只是大虞用兵如神,十萬鐵騎全軍覆沒,大虞軍隊兵臨安徐國都賢洛,高帝也交出了安徐國傳國玉璽,被押送回京。
蘭嫣公主聽說了屠城之事,一直在懇求順帝,順帝還是太心慈手軟留下了高帝和蘭嫣公主兩條安徐皇室血統,雖說是心慈手軟,但也展現了順帝的仁慈和寬宏大量。
到了端順公主成婚那日,太后和陛下竟然親臨康城王府:“拜見太后娘娘、陛下。”
太后:“平身,哀家和皇帝只是來瞧瞧,你們還是該幹什麼幹什麼,不用管,哀家和皇帝。”
康城王:“那哪兒成啊?太后娘娘、陛下,請上座。”
太后:“那哀家和皇帝就不客氣了。”說起來長公主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太后也正發愁呢。
如今正值科舉,今年中狀元的竟然是個平民,這下好了,官至正三品招安使,於是太后便將長公主嫁予了他。
成婚後,他才露出了真面目,對長公主肆意打罵凌辱。
這日,駙馬帶回了一個青樓女子納為小妾,長公主知道後大怒,去了臥房,卻撞見了駙馬正與小妾親熱。
長公主大怒,直接打了駙馬一巴掌,然後駙馬怒扇長公主,把嘴角都打出血來了,子晴:“大膽,駙馬不要忘了,長公主若是有什麼閃失,太后娘娘是不會放過你的。”
隨後又給了子晴一巴掌,說:“來人,把夫人關入東院,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放她出來!”
三個月後,太后因許久沒見長公主,特意傳口諭,讓她明日入宮,這下駙馬慌了,跪在地上求長公主原諒,長公主的眼淚也一滴一滴落下。
第二日,長公主用妝容遮住了駙馬打的傷痕。
來到宮中,長公主:“兒臣請母后安。”
太后:“起來,快起來,靈兒 出嫁了這麼久,為何不回宮來看母后?”
長公主:“兒臣與駙馬恩愛,日日都離不開彼此,若不是昨日母后傳口諭,駙馬今日也不會讓兒臣走呢。”
太后:“是嗎?那母后就安心了,若受了委屈定要告訴母后,母后會為你做主的。”
子晴忍不住了,她怕長公主再受委屈,說:“太后,奴婢實在看不下去了,公主與駙馬自成婚以來,駙馬便對公主打罵,前些日子還在青樓買了一個小妾,駙馬便把公主關入了臥房,每日吃的都是剩飯剩菜,昨日駙馬接了您的口諭才不得不把公主放出來,昨日還跪著求公主原諒,可公主一心軟就沒狀告駙馬,請太后娘娘為公主做主。”
太后心疼地看著長公主,拉著她的手,說:“我兒受苦了。來人,傳哀家懿旨:駙馬毆打、幽禁公主,損害皇家金枝玉葉,令其與公主和離並流放三千里永不回京,其妾室凌遲處死。”
此事一出,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