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的事情讓朝中大臣也在私下議論陛下,說陛下剋死了兩位皇后,而榮順皇后被貶才逃過了一劫。
這日,陛下上朝,齊王:“陛下,坊間的流言是真的嗎?”
陛下:“一派胡言,兩位皇后崩逝都是有原因的,又豈是朕能料到的!”
恭郡王:“可兩位皇后都是有關陛下的事才崩逝的。”
陛下:“齊王、恭郡王,你們倆都是朕的皇叔公,都是朕的長輩,不相信朕也就罷了,竟然還想讓朕退位。”
“臣不敢。”
陛下怒氣衝衝地走出了朝堂。
太后知曉了這件事也把齊王與恭郡王召入順德宮訓斥:“你們倆真是好大的膽子,大長公主與敬王都不在朝堂了,你們就在蠱惑人心,是當哀家死了嗎!”
“太后息怒。”
太后:“你們雖然是哀家的皇叔,但你們這麼大年紀了,還想搞出什麼大事!先帝在時,十分尊敬你們二位,卻沒想到護著的是兩個禍國殃民的奸臣,真是令哀家心寒。”
齊王:“太后息怒,臣等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如今這般鬧得人心惶惶。”
太后:“皇帝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你們二位也不是不知道,他這些年何曾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你們先退下吧,好好回府反省,別把哀家氣得隨皇后去了。”
“臣等告退。”
兩位王爺也是不服氣,竟然被一個小輩訓斥了,但回府後卻被兩位王妃給罵了,齊王妃:“你不想活了!竟敢頂撞陛下!你說別人也就罷了,那可是陛下啊,陛下哪一日不高興了,下旨抄了咱們家該如何!”說著就揪著齊王的耳朵請了家法,讓齊王在前廳跪了一日,看來就算是王爺也難逃妻子的制裁。
恭郡王這邊也在被王妃訓:“你是不是膽兒大了!陛下也是你能頂撞的嗎!今夜你自個兒睡吧,休想進我的房門!你日後若是再敢與齊王散播謠言,這輩子都別想進寢殿休息!今日你就跪在寢殿外,不準去玖兒(恭郡王嫡長子:呈徐世子:沈玖)房中,聽見沒!”
恭郡王也只好乖乖聽話。
第二日,在宮中,蘭貴妃:“陛下,皇后娘娘的梓宮已經停放在了靜安莊,不知陛下準備何時將娘娘下葬?”
陛下:“此事朕會交給母后處理的,你只用照顧好三個孩子便好,晏兒是長子,你安撫好他的情緒也要讓他照顧好弟妹,策兒才三歲便失了母后,朕也要好好跟他講,朕知道晏兒對你有成見,你要想到他只是個孩子,不要把他的話放在心上,若是他有什麼做的過分的事,你便來告訴朕,朕教訓他。”
蘭貴妃:“沒事的,臣妾能忍著,大皇子畢竟失了親生母親,若陛下再訓斥他,那豈不是叫孩子心寒?”
陛下:“你想的周到,但他也不能太過分,你畢竟也是他的長輩。對了,朕打算封你為皇貴妃統領後宮,畢竟後宮不可無人主持。”
“臣妾謝陛下恩典。”
蘭貴妃冊封為皇貴妃後,也是更加勤勉,也是警告眾妃不要當牆頭草,嬪妃們有巴結皇貴妃的話都被皇貴妃訓斥回去了,但眾妃也是服從了皇貴妃,畢竟她的位分在後宮中是最高的,而且還手掌鳳印,無人敢懈怠。
這日,皇貴妃問大皇子功課,皇貴妃:“晏兒,緣王說你的功課有退步,是不是因為皇后娘娘的事?晏兒,陛下說了,你是他的長子,你有許多重任要承擔,不要因為重感情便把政事拋在腦後。”
大皇子再也忍不了了,說:“夠了!別虛情假意的關心我,一口一個晏兒叫著真是令我噁心,我有母親,我母親自會教訓我。”
皇貴妃:“晏兒,皇后娘娘已經崩逝了,你要接受這個事實。”
大皇子:“閉嘴!我不許你這麼說母后,母后沒有死。”說完便跑去順德宮找太后,太后:“晏兒,你怎麼哭了?告訴皇祖母,皇祖母教訓他。”
乳母:“回太后娘娘,方才殿下在雲湘宮皇貴妃娘娘那兒問功課,可皇貴妃娘娘卻偶然提起了先皇后,殿下這才與娘娘鬧翻了臉。”
太后:“那便是皇貴妃的錯了,跟孩子置什麼氣?清瑤,去告訴皇帝與皇貴妃,說大皇子從今以後就由哀家撫養,讓他們無需操心。”
“是。”
大皇子:“皇祖母,可不可以把弟弟也接過來?”
太后:“策兒還小,你懂事,哀家不用多費心,可策兒才三歲,哀家也沒有精力去照顧他呀。”
大皇子:“那孫兒就不為難皇祖母了。”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