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妃:“皇后娘娘,臣妾想請皇后娘娘與陛下同意臣妾的母妃接入宮來居住。”
皇后:“順妃,你這是何意?”
順妃:“臣妾的父王在外面偷偷養了一個小妾,並且她也生了一個女兒,在臣妾入宮之前,父王就把小妾接入了王府,並且當著母妃的面兒,說要納她為側妃,並以正妃之禮娶之,母妃當時就被氣暈了,並且之後一直騎在母妃頭上,前幾日,臣妾回府,那側妃見臣妾封了妃對我虛情假意的問候、巴結,臣妾真的是不願看見側妃那副嘴臉,請娘娘為臣妾主持公道。”
皇后:“放心,本宮明日就同你回王府,本宮倒要看看,她能囂張成什麼樣。”
第二日,皇后與順妃來到南羨王府,殿下與側妃欣喜迎之:“臣拜見皇后娘娘。”
側妃:“臣婦徐唐氏拜見皇后娘娘。”
皇后:“免禮,本宮記得南羨王只有一女,那便是順妃,這位姑娘又是何人?”
南羨王:“回娘娘,這是臣的此女安宜郡主。”
皇后:“大膽南羨王,你怎可如此目無尊卑,只有正妃所生的嫡女才可封為郡主,況且,本宮怎麼沒聽說南羨王納側妃了呢?本宮還聽說南羨王,你把你的王妃關在別苑 病了都不聞不問,定是聽了這賤人的挑唆才會如此。”
南羨王:“皇后娘娘息怒。”
皇后:“來人,傳本宮懿旨:南羨王側妃無故藐視嫡妃,從即日起,側妃與其女為府婢,本宮會親自派人監察,南羨王妃居宮中瑄一殿。本宮定會上報陛下,看如何處置南羨王。”
皇后走後,順妃:“都聽見皇后娘娘說的了嗎?來人,剝去她的側妃服制,以後在南羨王府便再也沒有叫安宜郡主和唐側妃的人了,日後只有侍女唐氏和徐氏,父王還是善自珍重的好,擺駕回宮。”
南羨王還是學乖了,世子聽說了此事,也從江州趕了回來。
入宮,世子:“臣拜見順妃娘娘。”
順妃:“哥哥快起來,不必多禮。哥哥怎麼從江州回來了呢?”
世子:“還不是聽說了你那件事,話說,還是你聰明,知道請陛下、皇后做主,要不是因為那個賤婦,我何故去江州,如今可好,她們母女被貶,昨日我回府,連父王都對我畢恭畢敬、噓寒問暖。”
順妃:“哥哥如今可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說不定失德,陛下說不定讓你來繼承王位。”
世子:“也是,有了妹妹在宮中的地位,想必陛下很快就會注意到我的才華。”
順妃:“哥哥還是快些出宮吧,你是自己來的,不是本宮召的,所以按照規矩你不能待太久。”
世子:“我知道了,妹妹,你也要早日開枝散葉,好在朝中為咱們家站穩腳跟。婉嫻,你也要照顧好妹妹。”
“是。”
在出宮的路上碰上了昭妃:“站住!你是何人?見到本官為何不行禮?”
世子問身邊的小太監:“她是何人?”
“回世子,這是昭妃娘娘,是皇三子儀王的生母,她雖然跟郡主同在妃位,但她有皇子傍身,地位遠在郡主之上,還是陛下的寵妃。”
世子:“原來是昭妃娘娘,方才是臣不知您的身份還請您勿怪。”
昭妃:“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你又是何人?”
世子:“回娘娘,臣是順妃娘娘的兄長,南羨王世子。”
昭妃:“順妃!順妃妹妹也算是苦盡甘來了,這宮中只有本宮的母親誥命夫人與你們的母妃有恩惠,住在宮中頤養天年,南羨王妃若是不介意,母親也可時常與之作伴兒。”
世子:“母妃在宮中也沒個說話的人,若夫人願意去做陪是再好不過了。”
昭妃:“想必世子是急著出宮吧,那本宮就不打擾了。敏黛,走,回宮,這會兒煜兒應該醒了。”
昭妃走後,世子:“看來這昭妃雖然是陛下的寵妃,但卻一點架子也沒有,怪不得陛下喜歡她。”
小閒子:“世子有所不知,昭妃娘娘是先前的班尚書的女兒,也是靠選秀入宮,初封為昭儀,先前昭妃有咳疾,但因後來貴妃娘娘請齊王妃來把昭妃治好了,此後,陛下就一直寵愛昭妃娘娘,這才有了儀王殿下。”
世子:“原來如此,她也是不容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