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和駙馬回到府中,倆人坐在庭院裡深思:不知道把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推上皇位對不對,又或許應該讓文王來輔政,可心裡總是覺得有些對不住皇太妃母子。
皇太妃移居在文王府,與文王文王妃同住。
這日,在文王府,雲賢大長公主:“皇弟啊,日後姑母住在府中你可要多多關心,還有音雪,如今都有身孕了不宜勞累,有什麼事都交給蓉雪姑姑打理就是了。姑母,過幾日我們便要啟程回南希了,今日是特意來向你們告別的。”
皇太妃:“蓁兒,你不是被先帝的遺詔作為輔政公主了嗎?為何還要回南希去?”
雲賢大長公主:“我雖然是輔政公主,但已經嫁給南希王爺,自然是要回南希去的,若不走反而會落人口舌,不過,走了也清靜,我已經同外祖母說讓皇弟這個皇叔來做輔政大臣,外祖母也應允了,如今也別無他求,只希望能把婉兒撫養成人便好。”
皇太妃:“那也不急於一時啊。”
雲賢大長公主:“姑母不必再勸了,若我們不回去,誰去鎮守南希啊?如今父親是皇城總都尉一職,必須要在皇城確保皇城的安全,祖母也不宜隨我們一道回南希,我們怕她身體吃不消,姑母,您有空也多去看看祖母,這樣也有個說話的人。”
皇太妃:“哀家知道了,你們回去吧,你們出城那日,哀家會親自送你們的。”
後又去了國公府,雲賢大長公主:“泠姐姐,你也不必太過傷心,賢國公與世子是為國犧牲,你這樣把身子哭壞了多划不來啊。對了,怎麼不見許臨公,你這個做夫人的在這兒獨自盡孝,他這個做夫君的為何不在?”
淑蓮鄉君:“蓁兒,你莫要誤會夫君,他去操辦爹爹和弟弟的水陸法會去了,母親因受的打擊太大已經神神叨叨數日了。”淑蓮鄉君痛苦地哭著:“近日與父親在朝為官的同僚也來看過他,當然也有不少的人在看笑話,說我們母女勢單力薄。”
雲賢大長公主:“竟有此事,來人傳旨:賢國公父子為國犧牲,若誰還在私底下嚼舌根子,本宮不介意把他們送去北鎮撫司教訓一通。姐姐,你現在不用擔心了,國公與世子在九泉下也可安息了。”
淑蓮鄉君:“如今國公府也算沒了,太皇太后讓我搬去辰曦宮住,可是我放心不下母親。”
雲賢大長公主:“這樣吧,我讓宮中的老嬤嬤來照顧國公夫人,這樣你也可以常回來看她。”
淑蓮鄉君:“那好吧,我已拒絕了太皇太后,我畢竟已經嫁入了許臨公府,總是在宮中也不好,但太皇太后怕我沒了母家的勢力,會受府中人欺負,便封我為謙雲郡主。”
雲賢大長公主:“這樣也好,還是外祖母想的周全,你擔心國公夫人,明日我便專門派一隊御林衛來看守國公府。”
謙雲郡主:“我聽說你過幾日便要啟程回南希了,我給婉兒做了幾件衣裳,走的時候記得捎上。”
雲賢大長公主:“算了吧,你們如今都這麼艱難了,還是留著吧。”
謙雲郡主:“不過是幾件衣裳罷了,又不是什麼貴重東西。”
雲賢大長公主:“那我替婉兒謝謝姐姐了。”
回到府中,雲賢大長公主:“真是捨不得這兒,這兒是我自小生長的地方,同時也是我斷送雙親的地方。”
敬王:“好了,別捨不得了,自從你嫁給我從未同我回過南希舒府,換一個環境也好,離開這個傷心地。”
雲賢大長公主:“可是我還是捨不得這兒,捨不得外祖母,捨不得哥哥們 捨不得那麼多人,你知道外祖母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嗎?她從攝政王府郡主嫁成謙王妃,跟著外祖父成了太子妃,後又成了皇后,外祖父崩了成了皇太后,舅父駕崩,太子哥哥被殺,扶皇長孫即位成了至高無上的太皇太后,她的一生真是不容易啊。”
敬王:“也是,太皇太后再高貴也不能親掌朝政大權,還好太皇太后很信任皇太妃母子,才讓文王代為執政,待到哪一日陛下能親掌朝政時,文王可謂是朝廷的一大功臣啊。”
雲賢大長公主:“我也不是不信任皇弟,只是先帝在時早已動了另立儲君的念頭,我怕皇弟會越矩奪位,因為他是側妃所生,所以我從小與他都不是很熟悉,他的秉性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聽外界傳他很清高,我也從未與他有過接觸,希望他是我心中所想,不要令我失望才好。”
敬王:“放心吧,姑母的秉性一直都很公正,想必表弟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雲賢大長公主:“希望如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