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中安心養胎吧。”
晉安公主也經不起他們的一再勸說,說道:“好吧。芸嫣,我收拾東西。”
不久後,太后便帶著晉安公主回鸞,唐尚書被謝太后斥責照顧公主不佳,這也預示著他們即將收網,沒有了晉安公主這個顧慮,他們也可安心對付唐家了。
這日,在朝堂上,攝政王便上書道:“皇兄,臣弟要狀告唐尚書豢養私兵!”
唐尚書一驚:“竟然被他抓住了把柄。”
陛下:“攝政王,沒有證據的事可不能亂說!”
攝政王自信滿滿:“臣弟既然會狀告唐尚書,又怎會是一點證據都沒有。”
說著便將那一沓書信呈了上去,陛下看都未看書信,便質問道:“唐尚書,你又作何解釋!”
唐尚書見陛下震怒,跪下一句話不敢說。
而此時,唐太后也來到錦華殿,說道:“是哀家讓他養的私兵!哀家這麼做也是為了皇帝的安危。”
謝太后也來到了朝堂,說道:“皇帝有禁衛軍和御林軍護衛,你又何必再私下豢養士兵!那這罪名可就大了。”
攝政王:“皇兄,這些書信還有唐尚書與顯昭皇太后的私信,難保唐尚書不是受了顯昭皇太后的指使。”
謝太后:“哀家就是不明白,如今皇帝安穩坐在帝位上,又是你的親子,你還有什麼不滿的!”
唐太后見這母子倆一唱一和,便堅定這件事與他們一定脫不了干係,甚至還有可能是他們倒打一耙,說道:“哀家豢養私兵也是防著你們!如今你們母子得了攝政王的位置,對皇帝的地位有了威脅,他不敢對你們做什麼,哀家是要為他著想。”
,!
謝太后:“眾臣都知道,我們母子雖然受先帝的遺旨才有了攝政王的位置,先帝是想我們母子不受薄待,也是想平衡兩宮太后的勢力,自從皇帝坐上了皇位,你唐家是求什麼得什麼,你的寧禎宮熱鬧非凡,而哀家的玉淑宮只有柔安她們幾個公主會來看哀家,平日裡那些后妃何時來過玉淑宮!就因為我們得了個攝政王的位置,你還想著打壓我們!誰不知道,就算我們得了攝政王的位置,皇帝他何時信任過潯兒!何時放心將重要的事交給他去做了!他一個沒權沒勢的攝政王,你們到如今還如此忌憚他!你們唐家可真是無底洞,享不完的權勢!”
朝臣們見兩位太后吵得正盛,頓時也不敢開口,陛下聽見謝太后說他不信任攝政王,也羞愧的不敢說話,唐太后也被她懟得啞口無言。
此時左相見場面僵持著,說道:“請陛下定論如何懲罰顯昭皇太后與唐尚書!”
刑部尚書見自己小舅子都開口了,也說道:“請陛下秉公處理!”
他此言便是不要包庇唐太后與唐尚書,就算他們一個是他的生母,一個是他的親舅舅也不行。
陛下又怎會聽不出他這話的意思,說道:“朕便下旨禁足顯昭皇太后在寧禎宮一年,唐尚書革職回鄉養老。”
謝太后當即不滿道:“皇帝!此事如此定論是否草率了些!就算是你的生母和舅舅也不能姑息!況且,天子犯法尚且與民同罪,太后豈能例外!按照我朝律法,未經允許擅自招兵買馬可是要誅九族的,背上個叛國之罪!你不殺了她何以服眾!”
陛下見她態度堅決,執意要殺自己的親生母親,朝堂上一半的朝臣也附和道,陛下此刻也犯難,誅殺一國太后是何其大的事情,若他真這麼做了,必會背上弒母的罪名,若他不這麼做,那便會讓朝臣認為他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為了自己的親人也會徇私,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朝臣們都紛紛上書讓他殺了唐太后以儆效尤。
唐太后大怒:“爾等大膽!哀家乃一國太后,豈是爾等說殺便殺的!”
陶尚書:“方才懿景太后說了,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何況是太后,太后這是知法犯法明知故犯!請陛下秉公執法。”
陛下:“你們真的要逼朕將自己的生母處死嗎!”
鄭尚書:“文帝時,文帝之弟麟王沈系因自己的母親齊太妃意圖叛國將她的罪行稟告給了文帝,大義滅親,請陛下效仿麟王,為我朝除害!”
陛下的手在袖子裡緊了又緊,謝太后看出了他的為難之色,但她也沒辦法,她必須要除了唐家,見他一直無動於衷,她便打算再添一把火,她用眼神示意攝政王,攝政王又開口道:“皇兄,唐尚書做的可不止這一件糊塗事,皇兄可還記得一年前便被皇兄罷官的前鴻臚寺少卿景大人景皓陽嗎?當時說的是他貪汙之罪,其實並不是他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