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便將二根接起來,二是它不結實。將劈成兩半的藤條接成需要的長度,將根根藤條拉到對岸,總共需要三十五根藤條,再將二十五個硬藤做的藤圈均勻地置放在橋上,藤條在外,藤圈在內,一般十米左右放一個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從中鑽過。三十五根藤條分佈是:橋的左後和右側各十根,橋的上部是空的。硬藤圓圈放好後,用細藤繩將它固定在藤條上,底部行人放腳處,用細藤編織成一個網狀的賀筒。透過這種橋還得掌握它的特性,如它的彈性大,你的腳步得順著它起伏而落腳,它彈起時,你的一隻腳也得“因勢利導”而抬起,它跌落時你再踏步向前,就這樣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否則,它將和你作對,搖擺得十分厲害,使你無法越步。
初過這種橋,還是膽戰心驚的,只要你認識了它掌握了它的規律,你會很順利地、不大搖晃地走過去。墨脫較為有名的藤橋有背崩藤橋、炯興藤網橋,都長約四百米,其中墨脫德興藤網橋橫跨雅魯藏布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藤網橋整個呈管狀懸空,多位於峽谷谷險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時,橋隨人的重力與河谷風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