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比對,認為佛法說理入微,絲絲入扣,普度眾生,具有無上智慧,於是將鉅子之位讓給弟子公尚過,自己進入佛門,深入研究佛法,打算以此拯救芸芸眾生。

胡長生見墨先生不肯細說原由,也不好深問,更沒必要探究墨家的秘密。只是這個外來佛教真有這麼好嗎?哼,我看未必,不過和丐幫大同小異罷了,都是沿街乞討化緣他感慨道:“如此一來,可惜了墨先生的知識學問。”

空凡大師正色道:“公子差矣,知與識,學與問,都是眾生對天地萬物的看法?固有的未必正確,舊有的多有謬誤。要知道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處,是即正覺,即是佛道。欲證佛道必先大疑,而後大悟,若沒有猜疑,無異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請問公子,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所以參禪不假外求,不受知識障礙。知識讓人起分別心,容易迷失自我,甚至為邪知邪見所掌握,成為危害眾生的工具。在老納心中,花不一定是紅的,柳不一定是綠的,正所謂‘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禪有時看似不合邏輯,但有更高遠的境界;禪語聽似不合情理,卻有無比深刻的涵意。”

胡長生大為驚訝,空凡大師果然智慧超絕,入佛門兩年就看破了諸般世相。他略一思索,心想本公子點醒你一句再說,於是道:“墨先生,請問禪如何看待‘五度無名’?”

空凡大師搖頭感嘆:“難得公子記得貧僧當年妄言。貧僧認為禪與自然同在,並無隱藏任何東西,五度無名也在其內。什麼是佛?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公子,以慧眼觀之,天地萬物皆是禪機。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是前後迥然不同,悟道後山水與我同在,和我一體,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無礙,這種禪心何等超然,公子以為然否?”

胡長生沒想到這位墨俠進入佛門後更加能言善辯了,然而這些道理對自己來說已經變成現實。於是直言不諱道:“空凡大師,咱們不談這些,你半天不問自己的女兒,禪不會如此絕情吧?墨先生想見心兒和韻兒嗎?”

空凡大師遲疑了一下,雙手合十,垂首道:“不見也罷,請胡公子轉告就是。”

不,還是見一面為好。胡長生點指把墨先生收入須彌空間,直接送他到海天仙宮,然後轉身道:“大師,不好意思,本公子送他和女兒見一面。”

空寂大師明知道胡公子是神仙,身具絕世神通,所以見怪不怪,師弟失蹤也不以為異。他含笑道:“公子所贈《楞嚴經》老納”

胡長生按住空寂大師的手,大笑道:“大師,此事無須再提。”

空寂大師點頭道:“好,公子之德好,不提了。公子功參造化,在洞天福地潛修,如今風采更勝往昔,不知公子可曾關注天下大事?”

“這個嘛呵呵,不太清楚。”

胡長生道:“大師,這兩年本公子在海外修煉,不問世事。”

空寂大師鄭重道:“公子,在兩年前,佛界和天界派各仙佛下凡弘法傳道,老納被大迦羅尊者看中,得以在聖朝弘揚佛法,並執掌黃馬寺,是為禪宗。另有密宗在燕國,顯宗在楚國。還有律宗、賢宗、淨宗、性宗在西大陸傳法。”

胡長生驚奇道:“兩年時間居然有這麼大變化,真是東海揚塵、幾易桑田,請問傳道者有幾派?”

空寂大師道:“據老納所知,東方大陸共有九個門派,在聖朝有劍仙門、神霄派、正陽教;在燕國有云陽門、雲鶴派、聖典洞;在楚國有丹鼎派、烈火教、靜慧宗。目前各國門派均衡,弟子眾多。”

胡長生坦然道:“在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如果語言衝撞,還望大師海涵。請問,佛教在東西方大陸同時弘法,是不是太霸道了?”

“不然。胡公子,我佛普渡眾生,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佛門弟子。公子是神仙人物,可能對佛教涉獵不深。芸芸眾生俱在十界當中,由低至高依次為: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間界、天上界,此為六迷界,眾生都六道中千萬次輪迴。其上更有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和佛界,是為四悟界。胡公子,我佛教正宗在西方倍受尊崇。西方大陸雖有本土基督教會,然上帝拯救世人,只是慰藉信徒,讓他們死後的靈魂上天堂或下地獄,卻不能讓人生前自救成聖。而我佛大慈大悲,發大誓願,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教在東西大陸方興未艾。”

胡長生嘆道:“原來如此,聽大師一席話,勝讀十看書。本公子不才,請教大師,為什麼人人都可成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