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士兵一個都回不來。
火銃蓄勢待發,大家沉住氣,等候敵人靠近。
第三卷 將軍令 第二十三章 風正急(七)
“放!”嶽琪冷眼一瞥,遭了,敵人的弓箭手已經張弓搭箭,在這緊要關頭,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嗵嗵的聲音過後,對面的伏兵少了一小半,他們沒想到這些士兵填裝火藥的時間會這樣迅速,正待發射弓箭,突然看到敵人陣營裡出現了一個長長地圓圓的東西。架在鐵製的架子上,黑洞洞的炮口正對準自己。
“閃開!”這個小校剛喊出來,就被迎面撲來的鐵砂子打成了碎片。弓箭手們已經準備好發射,卻成了這十六門碗口銃的活靶子。
這種碗口銃雖不如火炮那樣射程遠,但利於近戰,尤其是裝上鐵砂子之後一打一大片,堪稱大殺器。一輪齊射過後,對面的弓箭手基本上剩不下幾個。
伏兵們都傻了,這樣的敵人實在彪悍,看來還是少惹為妙。他們紛紛向山頂跑去,想從山的背後衝下去,逃回揚中城。
嶽琪派遣一隊士兵向前追擊,自己則率領餘下士卒原地駐守,開始防備衝上來的敵人。
看著山下密密麻麻的敵兵,不下兩千人,嶽琪倒吸了一口冷氣,多虧自己及時使用碗口銃打退了山頂的伏兵,要不然兩面夾擊自己可就慘了。
敵人也很有章法的組成陣勢,排成一排排的向前衝,後面的炮隊在展開,火銃手在最前沿,中間則是弓箭手,正在除錯弓箭,準備殺人。
嶽琪的汗都下來了,自己手頭就剩下七百人了,死守肯定不成,他有心撤退,但又怕擔上一個臨陣脫逃的罪名,按照東山軍條例,臨陣脫逃可是死罪啊!
但是對於面前的敵人,他實在沒有信心去迎戰,嶽琪能做的只是將十六門碗口銃不停的向前推進,推到敵人的前沿,點燃殺傷敵人的步兵。
碗口銃取得了很大成效,李輝從船上拆下來的這種碗口銃是用鑄鐵鑄造,整體就是個圓圓長長的金屬筒,後面有一個安裝引線的小孔,中間有軸,前端呈喇叭口狀,形似酒盞,重量在三十斤左右,管壁較薄,承受不了較重炮彈的發射,只能用來發射鐵砂鉛丸。
碗口銃霰彈槍一般的面殺傷力讓這些滿清士兵們非常驚恐,他們一退再退,直到距離嶽琪的部隊有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