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一個真實的希拉里 作者:月寒

》其他部分缺乏的家庭式的直接,這本書中那些過山車似的戲劇,所有那些政治醜聞、婚姻災難以及書中人物讓人吃驚的復原和重造,散發著輕微的陳腐氣味(在這本書的聲音版中尤其讓人疲憊),是一個專業政客經過仔細排練刪節的政治宣言,目的是要把一本書的巡迴宣傳轉變成另一場政治運動的第一場表演。

米其科·卡圖坦尼(MichikoKakutani)一向被很多作者稱為“最為吝嗇的圖書評論家”。

第九章 何去何從四、民主黨青睞希拉里(1)

2004年是美國總統的大選之年,而自從希拉里的回憶錄《親歷歷史》於2003年6月在美國上市以來,希拉里就佔據了美國幾乎所有重要媒體的顯著位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主黨眾多的總統競選者們卻連報紙末尾的一個“豆腐塊兒”都沒賺到。顯然,此時,只要希拉里殺進民主黨總統競選人的圈子,她一定是黨內的“全無敵”。民主黨的領導層也認為,希拉里可能正在積蓄力量,準備衝刺2008年或2012年的總統競選。美國《時代週刊》記者為此曾直接向希拉里求證,得到的回答是“我沒有這個打算”。

當九位民主黨人為2004年總統競選奮力拼搏之際,希拉里·克林頓———不在競選之列,但是所得選票超過這九位———意味深長地出版了回憶錄。對於這點,參議院內並非視而不見,甚至其中還有共和黨參議員也以為希拉里是共和黨總統競選的強有力對手。俄克拉荷馬共和黨參議員詹姆士·因奧菲說:“她非常善於引起別人的注意,意志非常堅強,如果再考慮到她籌集資金的本事,我認為,在競選下屆美國總統時,她將是我們最強大的對手”;俄亥俄州共和黨邁克·迪文說:“她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而且還平易近人,容易相處”;猶大州共和黨參議員奧林·漢克則說:“她太聰明瞭,而且非常誠懇,非常大度”。連她過去視為政敵的共和黨人都對她產生了如此良好的印象,更何況民主黨呢?

不少人認為,《親歷歷史》的出版,打響了她競選總統的第一槍,稱其寫得像競選綱領,而跟隨希拉里六年的警衛特魯珀·帕特松也出版了書《希拉里·克林頓:計劃競選總統》和錄音帶《希拉里:扶搖直上》。該書稱希拉里早在1993年隨克林頓進入白宮之時,就已開始為自己的總統之路做準備。錄音帶則說希拉里深知僅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成不了總統的,所以她緊緊抓住了耶魯大學的同班同學、具有超凡魅力和才幹的克林頓。但是,希拉里和克林頓之間沒有什麼良好的感情,他們不過是“商業夥伴關係”,這也是克林頓後來被爆出性醜聞的隱因之一。

無論這種說法多麼荒謬,共和黨已經把希拉里看成了他們的假想敵,他們深知在白宮待了八年之久的前第一夫人和現在的紐約州參議員的政治資本是多麼雄厚,她有很高的知名度,全國性的支援網路和籌集經費的非凡能力。多數觀察家都認為,如果希拉里參加競選,儘管起步稍晚,但在前總統克林頓的協助下,將是惟一可以籌措到與布什抗衡的經費的總統候選人。以至於共和黨也把她當成了重點的防禦物件,美國參議院共和黨委員會主席喬治·艾倫說:“如果共和黨再不採取積極措施抵制希拉里的話,一個新的‘希拉里·克林頓’時代將可能很快在美國政壇上來臨。”他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2002年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希拉里緊追戈爾,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第二號最佳人選。25%的註冊的民主黨人說他們最喜歡的總統候選人是戈爾,23%說是希拉里,10%的註冊的民主黨人支援最近在議會口頭討伐小布什總統、堅持要小布什向所有民主黨人道歉的湯姆·達修(TomDaschle)。只有8%的民主黨人偏愛現任參議員,前任戈爾競選搭檔喬·利伯曼。但是,《新聞週刊》所做的民意測驗同時表明,不管戈爾還是希拉里都沒法勝過小布什,在戈爾和小布什之間,58%的註冊美國選民目前還是更傾向選小布什,36%選擇戈爾。在小布什和希拉里·克林頓之間,小布什的支援率高達58%,希拉里的支援率只有38%。

希拉里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看做是總統寶座的有力競爭者,在她參加紐約州參議員競選時,就不斷有記者向她詢問是否有意參加總統競選,她的回答一直是“不”,表示自己打算在參議員位置上幹滿六年,不會參加2004年的總統競選。但人們對她是否會永遠置身於總統角逐之外,始終持懷疑態度。

“9·11”事件後,希拉里作為紐約州參議員,盡心竭力地工作著。事件發生僅兩天,她就同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