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和組織,只要把這兩項工作做好,再加上有號召力的抗清旗幟,以及對軍人傾斜的政策,經歷過或者聽說過清軍暴行的人們,並不是很難激起他們抗爭殘苛統治的意志。
國家興亡,民族大義,必不可少,畢竟還有很多心懷忠義的仁人志士;減租授田,實際利益,卻是升斗小民的關心所在。精神、物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何紹昌派了兩個手下,馬寶則派出了自己的親兵,一隊人未入軍營,而是直奔城裡,抓捕秘密潛來的賀九義的家僕李登雲。馬寶和何紹昌則馳入營中,帶人直奔廣國公賀九義的營帳。
昔文公天祥,精忠為國,千古俎豆,乃為萬世楷模。在獄中,文公曾收到女兒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元宮中為奴,不禁痛割腸胃。回信曰:“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曰事至此,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然自古拋家為國者能有幾何?若只是一諾便可救妻兒,捨身處地的話,多數人怕也未必能立時決斷。
廣國公賀九義此時便在天人交戰,是接受吳三桂招撫,以huan妻兒平安,還是為國拋家,毅然斬斷這纏於心中的親情,委實是難以選擇。妻子的信已經讀過數遍,此時他又不禁取出,看著那熟悉的筆跡,長唏短嘆。
“參見郡王。”帳外傳來的聲音讓賀九義悚然一驚,急忙收起書信,起身迎出。
簾子一挑,馬寶、何紹昌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四個兵丁。
“末將參見郡王。”廣國公賀九義並不認識何紹昌,也沒有想到事情已經敗露,對著馬寶施禮如儀。
馬寶苦笑了一下,覺得還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