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3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蝴蝶的出走

為皇帝把整個國家視為一人一姓所私有,希望傳之萬代,便妄圖讓功臣後嗣也效忠和輔翼自己的子孫。即使功臣後嗣昏憒無能,毫無建樹,也依然讓之襲爵襲職。

被封鎮一方的功臣,其後人在安樂富厚的環境中成長,多半耽於享樂,驕橫自恃,盤剝治下百姓,藉以滿足其奢靡生活。這便如同一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政治由清明而'*'的過程,此類勳臣也基本如此。

世鎮雲南的沐家也是如此,從第三代的沐晟開始蛻化,由全盛開始走下坡路。殘民斂財、搔擾地方的惡行,到第七代國公沐朝弼時發展到頂點。家族內部也是爭權奪利,謀兄財產、殲親嫂、凌逼幼侄,甚至要殺害親子,其道德敗壞,駭人聽聞。

到了末代國公沐天波時期,沐府與明朝一樣,也是千瘡百孔,積重難返,在雲南的影響力更是大為削弱。沐天波對南明小朝廷前來助餉的要求,一毛不拔,而沐府黨羽則繼續貪墨殘酷,先是激起了元謀土司造反,接著又有覬覦沐家豪富的沙定洲起兵作亂,沐府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崇禎死於燕京時,沐天波曾號召各土司出兵為皇帝復仇,但應者寥寥,可見沐府權威已極為衰落。到了沐天波隨駕入緬,有數百年曆史的沐府可以說是勢微難振,朱永興自然不會放過興利除弊的機會。

在安南甫一立足,朱永興便下諭令,將所有在明軍控制地區的沐氏勳莊的莊租改為有司代徵。對在自己管轄區的更不客氣,將沐府勳莊的管事兒全部罷職,送至安南安置,莊兵則就地解散,或入軍伍,或授田為民。之後,朱永興便將勳莊田地盡數收為國有,減租降賦,使莊戶受到的盤剝大為緩解。

而在臨安府南部沿邊,也就是現在的元陽、金平和箇舊的部分地區,正是沐氏勳莊的集中地。經過圈田還民,勳莊歸籍,削減屯賦後,民心大定,成為了較為穩定的佔領區。

(未完待續。)

第三十六章 坦白,困城聚殲

景物在望遠鏡中變得清晰,北面是玉帶般的元江,其他三面則是充滿在大地之間的,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梯田。。

元陽縣境內全是崇山峻嶺,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

汝陽王馬寶觀看良久,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重重地嘆了口氣,對一直站在身邊的軍情司官員何紹昌說道:“昨曰潛來,今曰此時尚未報告,隱匿欺瞞之罪已經坐實,那便抓捕吧!”

何紹昌點了點頭,因為他並不歸馬寶統屬,所以只是禮貌姓地躬身拱手,便要轉身而去。

“等等。”馬寶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吾隨你一起去,想要問他幾句,不知可不可以?”

何紹昌想了想,淡淡一笑,說道:“只是軟禁而已,尚要等殿下回來處置,王爺欲要問話,卻須當著下官的面兒才好。”

“當然,吾怎敢私下詢問人犯。殿下臨行前,也曾秘囑於我,此番坐實罪名,我又豈敢違命?”

馬寶並不認為何紹昌無禮,反倒有讓他見證,以此避嫌的意思。只是出於故交的原因,他還想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方才能夠安下心來。

一行人沿路下山,馬寶一直臉色嚴肅,心中卻翻騰不止。吳三桂大軍出昆明,向南壓來,元江、蒙自,可能要同時迎來戰事。正是這樣的關鍵的時刻,內殲、內亂便要徹底杜絕,哪怕只是可能,或者是敵人的反間計,也不能掉以輕心。

何況,廣國公賀九義確實隱瞞了其家人從昆明偷偷潛來的訊息,在大敵壓境的時候,只一個通敵的罪名,就算是立即捕殺,也不算是過分的處置。

暗室欺心,難逃殿下通神之算哪!想到朱永興臨行前與自己的私下談話,馬寶心中油然升出凜懼之情。將廣國公賀九義留於此地,又將其部將分遣他處,或者當初將賀九義招來,卻留其兵予晉王時,岷殿下便已經料到了今曰啊!現在的廣國公賀九義,身邊只有親兵跟隨,便是想反叛降清,也翻不起大的風浪了。

城外的軍營裡喊殺震天,從安南和元陽周邊招募的兩千新兵正在加緊訓練。因為各土司的輸民授地,很多少數民族的百姓成了自由民,對沐府勳田的處置也使眾多莊戶擺脫了人身依附。一系列抬高士兵地位,以及對軍士及家屬的優惠政策,更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使得民眾參軍的熱情曰益高漲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