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曾國藩全書·挺經 作者:白寒

我輩辦事,成敗聽之天命,譭譽聽之於人,惟在已之規模氣象,則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曰不隨眾人之喜懼耳。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我們這些人辦事,成敗只好聽天由命,譭譽也隨別人的便,只有自己處事的方法,靠自己來決定,也就是說,不隨眾人的喜懼而變化。

◆原文

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傲兀鬱積之氣,足以肩任艱鉅,然視事太易,亦是一弊。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時事越是艱難,那麼挽回時局的方法,就必須首先注意小心謹慎,那種傲然沉鬱的精神,足以擔當艱鉅的任務,但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也是一個缺陷。

第三部分:堅忍戒懼惕厲 以挽回時事(2)

◆原文

袁了凡所謂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另起爐灶,重開世界,安知此兩番之大敗,非天之磨練英雄,使予大有長進乎?諺雲,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頹然自餒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袁了凡所謂的從前種種譬如昨天已經死,以後種種譬如今天才生,新起爐灶,另行開張。誰知道這兩次大敗,不是上天磨鍊英雄,使我大有長進呢?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我平生的進步,都是在受挫折、遭受屈辱的時候,要咬緊牙關,鼓舞自己的鬥志,積蓄勇氣,增長智慧,而決不能灰心氣餒。

◆原文

予當此百端拂逆之時,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我在這種諸事不順的時候,也只有採取逆來順受的辦法,仍然堅持一個“悔”字和一個“硬”字。

各種弊病,都是因為懶惰而產生的。懶惰則什麼事都放鬆了,一放鬆就對人的要求也不嚴格了。因而辦事就不迅速。只要一處遲緩,其餘的地方就處處懈怠了。

※詳解

最能體現曾國藩勇毅之氣的,是他在江西時孤軍對付太平軍,而分兵讓羅澤南進攻武昌。當時羅澤南率領的湘勇是湘軍在江西的另外一支勁旅,共約三千多人,本來也與塔齊布一起駐在九江城外。咸豐五年三月,曾國藩命他率部由南昌繞過鄱陽湖,出征贛東,在貴溪、弋陽、廣信(府治在今上饒)、饒州(今波陽)、景德鎮一帶抵禦太平軍。六月初,太平軍在湖北的戰事告一段落後,從鄂東南迴師江西,佔領義寧(府治在今修水),南昌戒嚴,羅澤南遂移師向西,在義寧府與太平軍周旋。八月,他寫信給曾國藩,又單騎至南康,在船上與曾國藩會見。他慷慨陳詞,縱談利弊,規劃進止,謂欲奪取安徽、江蘇,必先得武漢,得武漢,控上游之勢,則江西亦得屏障;若依然株守江西,如坐甕中,長期轉戰,終無益於大局。因此,他請求允許自己率所部從義寧出發,進攻崇田、通山,增援武昌;如若得手,即引軍東下,以高屋建瓴之勢,奪取九江,使內湖的水師與外江聲息相通,東南大局庶可立有轉機。羅澤南的這一戰略,與曾國藩多年所謀,大體一致,但羅澤南部一去,湘軍在江西便更加勢孤立單了。當時,劉蓉在座,插言說:“公所賴以轉戰者,塔、羅兩君。今塔公亡,諸將可恃獨羅公,又資之遠行,若有緩急,誰堪使者?”曾國藩回答說:“吾固知其然,然計東南大局宜如此。今俱困江西無益,此軍幸克武昌,天下大勢猶可為,吾雖困尤榮也。”於是從塔齊布舊部中撥普承堯、彭三元率領的兵勇一千五百人交羅澤南,使羅部增至四千五百人。羅澤南起程的那天,劉蓉、郭嵩燾送至柴桑村,劉蓉說:“江西三面距賊,此軍去,必不能支,計將安出?”羅澤南說:“曾公所治水師,幸能自立,但留曾公一人在,均無足計。”郭嵩燾感嘆地說:“曾公意求有益於天下大局,其視此身如鴻毛,不自今日始也。”羅澤南說:“天苟未忘本朝,此老必不死!”

曾國藩提倡剛毅之氣,這是因為這種氣概是當時之人最缺乏的,尤其是在戰場上。如果戰士缺乏這種氣質,必然一觸即潰。同時他又強調要剛毅不要剛愎,這是要求人們在有勇毅之氣的同時,不是出於一時糊塗或魯莽,而是出於一定的理想或德行。而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可謂少之又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