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楊嗣昌這是要碰壁啊!”
“看看,我們的楊大人正在那邊等候大人去交割宣府事宜了。”侯世祿朝遠處示意了一下,果真看見楊嗣昌等人已經在府衙門前等候了。兩人當下也就下了戰馬,迎了上去。
遼闊草原之上,一隻大軍正緩緩而行,經過數個月的征戰李信終於回到了草原。與中原不同,李信這才感覺到草原才是李信的家。在草原上,沿途德爾牧民們看見李信的金鷹大旗,紛紛拜倒在地,恭迎他們的王。那些漢人們也都發出一陣陣歡呼聲,在這裡,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或是放牧,或是種上一些糧食作物,不用擔心被地主剝削,更是不用擔心自己的田地會被富家士紳所兼併。而這一切都是李信帶來的,這些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是不會在乎天下是何人執掌,他們只是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已。李信既然滿足了他們而的要求,他們自然也就是為李信馬首是瞻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公,這一點,您可崇禎皇帝好多了。”石元直在一邊摸著鬍鬚說道。中原民不聊生,而在草原上,這個被中原視作蠻荒之地的地方,現在卻是如同塞上江南一樣,百姓們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對於赫赫大明朝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公爺,這個地方比中原要漂亮多了。”在另一邊是男扮女裝的楊宛,她睜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奇的望著周圍的一切。她從來就沒有來過草原,這個時候被李信帶到草原,才發現草原的真正的面目。
“這裡沒有中原的烏煙瘴氣,沒有文武百官的勾心鬥角,更是沒有叛軍的燒殺搶掠,自然是要好點了。”李信點了點頭,說道:“但是若是論繁華,還是中原強,江南膏腴之地,可惜了這個地方卻是被一群無能的人佔據了。”
“主公日後自然會能見到中原的繁榮勝景的。”石元直笑呵呵的說道。
“晉商七大世家已經到了雲中了嗎?”李信忽然轉移了話題。
“已經到了。”石元直沉吟了片刻說道:“這次晉商七大世家轉移,侯氏父子在裡面起了不少的作用。”
“他有所求?”李信想了想,說道:“他這次幫了不少忙,這說明大明朝已經腐朽到了極致了,崇禎皇帝做人真是失敗啊!”
“侯將軍是一個聰明人,他和陳新甲一樣,都是聰明人,晉商七大世家對於我們的作用自然是不用說的,他們要是出了問題,恐怕主公也不得不興兵了,第一個打的就是宣府,宣府兵馬雖然很厲害,可是哪裡能與我們比,更何況,宣府這些年已經被我們侵蝕了不少,真的打起仗來,這些人還會不會侯世祿的指揮都說不定。”石元直不屑的說道。
“若不是害怕激怒了朝廷,我直接佔據了宣府算了,又何必想其他的出路呢?”李信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自從知道崇禎的打算之後,李信就知道將宣府作為自己進入中原的大本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山西表裡河山,乃是華夏之屋脊也!佔據山西,就等於佔據了進入關中的門戶,山西南入陝甘,東進河北京師,易守難攻,此乃是天授主公,豈能不取之?”石元直卻是哈哈大笑道:“更重要的是,大同雖然是山西之地,可是實際上,也是在關外,距離太原還有一段路程,就算我們取了大同,崇禎皇帝頂多是生氣一下就是了,因為大同距離代州之間,還有一段長城作為抵擋,有了這段長城,或許崇禎皇帝就有信心將我們擋在長城之外。”
“雁門若是真的很有作用,當年的漢朝也不會頭匈奴人入侵中原了,隋煬帝也不會有被困雁門的事情發生了。依賴長城,還不如沒有長城。”李信不屑的說道。他知道從大同到太原,中間還有一個代州,在代州有一個著名的建築,那就是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居首。皇帝陛下肯定會相信雁門關的。”石元直很有把握的說道:“所以說主公要是取大同,然後再想崇禎皇帝說明這一點,崇禎皇帝就算是心中不滿,也沒有辦法。”
“這個倒是沒關係,現在我擔心的是白城的情況。”李信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在白城發現了巨大的銀礦,但是白城靠近建奴,這樣一來,建奴就容易發現這個地方,爭奪起來,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了,我軍的重心,在不久的將來,是在中原。”
“主公,屬下以為就算進入中原,主公難道會帶領十萬大軍前往嗎?”石元直笑呵呵的解釋道:“三萬,主公最多隻能率領三萬大軍前往,只有這樣,才不會引起朝廷的注意,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咳咳!”石元直猛的發現旁邊還有一個楊宛,頓時不再說下去了。
“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