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地詢問戰鬥的細節,尤其注意李清所選的時機,這讓趙崇玼著實迷惑不解。
“回稟大帥,是吐蕃人渡橋到一半才突然殺出,但末將以為此舉頗為失策,若稍有閃失,吐蕃人一但渡過藤橋,後果不堪設想,大帥,此人膽大妄為、言而無信,應當向皇上彈劾!”
高仙芝卻沒有理他,而是揹著手慢慢地在宮殿裡踱步,他並非不關心李清奪了他對小勃津的控制,相反,從此事上他看出了李清對他地威脅。
正因為重視,所以他想了解對手,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戰鬥中去觀察。
按一般人的邏輯,若事先已抵達戰場就應該早早將藤橋砍斷,而絕不會等到吐蕃人開始渡橋時才動手,而李清卻與眾不同,非要和吐蕃人拼一仗再斷橋,這其中的道理何在?他知道李清絕不是好戰喜功之人,否則也不會等了自己十日。
高仙芝不愧是百戰之將,只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清的用意,這是一種心理威懾,若早早斷橋,那吐蕃人絕不會甘心,會想方設法渡過娑夷河,而在敵軍面前展示唐軍的強大,眼睜睜看著數百人墜入深淵,這種心理地震撼足以讓所有在場吐蕃人膽寒。
“應該是這樣!”高仙芝自言自語,“難怪王忠嗣一直褒揚他,果然是有點本事。”
以小見大,那李清就應該是一個膽大心細之人,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高仙芝立刻下了結論。
旁邊的趙崇玼見高仙芝眉頭舒展,似乎下了結論,他立刻上前一步,大聲道:“大帥!末將願重返阿弩越城,為大帥奪回小勃津控制權。”
“奪回來?”高仙芝瞥了他一樣,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