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2 / 4)

小說:大唐萬戶侯 作者:打死也不說

“很簡單,太子命你今天便回朔方,不必再述職,將朔方之軍帶到河東、再帶回去,便可以了。”

韋堅地眼睛緊緊盯著他,道:“如何?太子的請求,大將軍能否答應?”

“不行!決對不行!”

王忠嗣‘騰!’地站起身來,連連搖頭道:“我不述職便走,便是欺君抗旨,至於調兵,那更是向皇上示威,我豈能做出這種事,再者兵乃國家之器,我豈能為太子一人之私而妄動,我勸韋尚書也多為國家考慮,不要做有損於皇上之事。”

“好一個多為國家考慮!”

韋堅面帶冷笑,嘖嘖有聲,“想不到在大將軍眼裡,太子只是我的私事,我為太子奔波也只是為己之私,那照你這樣說來,當年廢太子,張九齡全力反對也是為已之私嗎?”

韋堅的眼中已漸漸有了怒火,他慨然道:“太子乃國本,若非失德,不能輕易言廢,今上十年前廢太子,現在又要故伎重演,你難道看不出是什麼原因嗎?照這樣下去,十年後再廢一人,將立太子、廢太子當兒戲一般,那國家的穩定、我大唐江山的穩定,又怎麼能保證。

現在太子將廢,而人人縮頭,言官不語、相國失聲,只有我一人在為太子奔跑,別人說我私心倒也罷了,可你王忠嗣也這樣認為,罷了!罷了!我話已經帶到,你自己決定吧!”

說完,韋堅鐵青著臉,一甩袍袖,重重地哼了一聲,連道別也沒有說一句,便怒衝衝而去。

王忠嗣怔怔地站立在那裡,他望著韋堅遠去地背影,眼睛裡充滿了無奈和歉意。

正月十四日,上午,王忠嗣的述職剛剛結束。

此刻,這

、河東兩鎮節度使正坐在興慶宮李隆基的御書房內,皇帝單獨接見的殊榮,他約四十餘歲,面目黑瘦,目光深邃,唇角繃成一條直線,述職時坐了整整一個時辰,到現在腰依舊挺得筆直,紋絲未曾動過。

李隆基半靠在軟塌上,嘴角掛著懶洋洋的神態,目光淡然,似乎今夜是燈會第一天,普天同慶,他已無心朝政,心已飛到了滿城輝煌、流光異彩處。

李隆基語氣溫和,彷彿拉家常一般與王忠嗣隨意而談,他微微笑道:“我大唐獎勵軍功,為此也人才備出,河隴、朔方、安西披甲士數十萬,無數名將豪傑皆湮沒其中,他們的崛起有賴於你們這些高位之將的提拔,朕聽說你在朔方也大膽用人,不妨給朕說說你的發現?”

氣氛雖然和緩,但王忠嗣此刻卻比打仗還要緊張,對於他而言,李隆基就是他的天、他的父,忠心耿耿於他,也就是忠心耿耿於國。

李隆基的問題,他不敢半點大意,略微欠身答道:“回陛下的話,正如陛下所言,我西北邊軍在血火中生存,確實人才輩出,若陛下有興趣,臣可推薦兩人,一人姓郭名子儀,華郡人,武舉出身,其人已近五旬,用兵以正為奇,令敵無懈可擊,可統觀全域性,堪是帥才,現為定遠軍兵馬使;另一人則是契丹人李楷洛之子李光弼。現為我帳下赤水軍兵馬使,其人用兵詭異莫測,猶勝於臣,它日能替代我之人,非李光弼莫屬。”

“郭子儀、李光弼。”

李隆基將他們地名字唸了兩遍,笑道:“此二人朕也有耳聞,既然愛卿如此推薦,想來必堪大用。朕記住了,不過你所說都是你朔方、河東帳下,不知別處可有推薦?”

王忠嗣想了一想也笑道:“別處臣還可推薦兩人,一人為突厥人哥舒翰,現任河西節度下大斗軍兵馬副使,他雖是胡人但也善用兵法。且勇烈過人,戰戰身先示卒,與陌刀將軍李嗣業可有一比。”

說到此,王忠嗣又面帶一絲遺憾道:“臣推薦的另一人為後起之秀,資歷雖淺卻屢立奇功,用兵膽大心細,最善抓住戰機,前幾日臣與高仙芝談起此人,他也盛讚不已,可惜他調進京做了文官。可惜了!”

“你說的可是新任戶部侍郎李清?”李隆基淡淡道,眼中的溫和中卻閃過一絲警惕之色。

站在下首的高力士雖然並未抬頭。但他已經知道李隆基的心思,王忠嗣竟大意說露了嘴。告訴皇上他與高仙芝會過面,難道他不知道皇上召見他的真實用意嗎?當然,高力士只是李隆基的影子,他聽得見、想得到,卻說不出。

王忠嗣似乎並沒有體悟到帝王之心地微妙變化,他仍然嘆道:“殺死吐蕃贊普是每一個邊關將士的心願,皇上確實不該調他進京,有他在隴右。可讓吐蕃不敢窺我錦竹江山。“

李隆基一陣呵呵大笑,“是朕不知人啊!你如此欣賞他。等以後有機會,朕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