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笤褐性儻夼勻恕�
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打破了後院的寧靜,隨即諸葛亮的身影進入李摯的視線,疾步朝著涼亭走來。
李利聞聲放下手中的竹簡,方才意識到時間不早了,不知不覺中自己在此已經坐了三個時辰。
“稟主公,漢中大軍已於五日前起行出征了。”乍一走進涼亭,諸葛亮便恭聲稟報道。
“哦?”李利沉吟一聲,擺手示意諸葛亮坐下說話,可他卻起身站起來,一邊思索一邊踱步。這時,站在一旁的李摯輕輕招手,便見兩名無塵宮弟子端著托盤快步走過來,奉上香茗和糕點。然後欠身施禮,悄然退去。
稍作思量後,李利重新坐下。一邊端起茶盅慢條斯理的品茶,一邊面帶微笑地道:“公瑾對時機的把握相當準確,此時出兵恰到好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說完話後,李利隨手放下茶盅,從諸葛玲手中接過信帛。
此刻落在李利手裡的信帛,便是周瑜率軍出征前親筆手書的出征計劃和行軍路線。信帛上只有寥寥百餘字。卻記錄著此次出征益州的全部計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看完密信。李利笑著搖了搖頭,遂將信帛交給諸葛亮,笑道:“公瑾確是絕頂聰明之人,心思縝密。處事周全。只是他此番卻是想多了。呵呵呵!”
諸葛亮接過密信,看也不看便將疊好塞進手袖裡,顯然他早已知悉密信上的內容。這是李利授予他的特權,負責掌管此次出征益州的所有情報。各地細作和密探傳回的情報,都會第一時間送到他手裡,經過他的甄別篩選之後才會呈報於李利。
聽到李利的話後,諸葛亮心下了然,知道李利所指的是:周瑜與李暹同在東路軍,領兵六萬經米倉道進軍巴郡之事。
周瑜此舉與原定作戰計劃不符。按照原定出徵計劃。周瑜應該率領主力大軍攻取蜀道,即率領趙雲、馬超和黃忠三營戰騎經金牛道入川;而李暹則率領三萬雄鷹衛和兩萬步軍取道米倉,攻取巴郡。
同樣是兵分兩路。但現在兩路大軍的領兵主將卻發生了變化。西路軍本應由周瑜親自統領,如今卻變成了趙雲領軍;東路軍的主將依然是李暹,而周瑜則甘願為李暹壓陣,率領三萬步軍跟在李暹身後,隨他一同攻取巴郡。顯而易見的是,周瑜此舉是刻意跟在李暹身後。為他保駕護航,確保萬無一失。
身為三軍主帥。周瑜竟然毫不吝嗇的把軍權下放給帳下部將,不與帳下將領爭功,此舉足見其胸襟寬闊,雅量高致。而他對李暹的格外照顧和真心愛護,讓李利和諸葛亮二人頗感意外,居然甘願充當陪襯李暹這朵紅花的綠葉。
對此,諸葛亮不得不承認,周瑜確實是寬宏大度之人,其胸襟氣度比之自己猶有過之。平心而論,如果易地而處,他處在周瑜的位置上,他恐怕做不到周瑜這般大度。
當然了,諸葛亮同樣知道李利此番為何選擇周瑜領軍掛帥,而不選其他將領。其根源就在於,益州乃龍興之地,物阜民豐,人口眾多,又佔據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蜀道;因此,益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於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州郡,無論是哪路諸侯佔據了益州,都會派遣自己最信任的人前去鎮守,絕不會將其交給並非嫡系親信的外人接管。李利同樣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早在李利謀劃攻取益州之時,便已選定了將來坐鎮益州的人選,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除此之外,不作第二人選。至少,在天下未定之前,李利不會把益州交給其他文臣武將接管;等到平定天下之後,則另當別論。
對此,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即使李利不這樣做,他也會建議李利派遣親信提領益州。如今看來,能夠領悟李利意圖的不止他諸葛亮一人,周瑜同樣對此洞若觀火,心領神會。所以,周瑜才會放棄親自領軍攻取益州的偌大功名,轉而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李暹、趙雲、馬超和黃忠四人;而他自己則甘願為大軍坐鎮後軍,押解糧草輜重徐徐跟進。
周瑜的這份胸襟與氣度,著實令諸葛亮為之折服,深感欽佩,自愧弗如。
思緒紛飛之中,諸葛亮相繼喝了兩杯茶,卻顧自渾然不察,根本沒有注意到,坐在他對面的李利已經給他倒了三杯茶。所幸,李利對此並不介意,看到諸葛亮走神之後,他便靜坐在一旁,好整以暇的悠閒品茶。
顯而易見的是,諸葛亮和周瑜二人同為李利麾下的青年才俊,都有經天緯地之才,自然也有不甘人後的好勝之心。
有道是,見賢思齊。時下週瑜已經走在了諸葛亮前面,戰功顯赫,秩同九卿,躋身軍中四大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