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是靜極思動,按捺不住之下再次出兵襲擾涼州,企圖趁著李利與關東諸侯大戰之際出兵奇襲長安,坐收漁利。可他萬萬沒想到,關東諸侯敗得如此之快,更沒想到李利對他早有防備,留下郭汜率領一萬青龍營戰騎駐紮在隴右,並臨時任命馬騰為扶風太守鎮守陳倉。此外,李利還在大戰之際抽調馬超率領虎賁營馳援郭汜,及時阻止楊昂領兵攻入涼州腹地。
如今李利調集三個主力戰營出征漢中,又將滿編滿員的五萬武卒營駐紮在漢陽郡,還有郭汜和滕羽率領的兩萬郡府兵進駐金城。再加上,原本駐守陳倉的數千守城將士和武都郡原有的上萬郡府兵,單單是渭水南岸一線便集結著不少於十五萬重兵。
是以,李利根本沒把漢中張魯放在心上,此次西征也不僅僅是收復失地那麼簡單,奪取漢中之地已然勢在必行。
但是,當李利聽完馬騰通報軍情後,心中頗為詫異,或者說十分驚奇,想不明白漢中張魯僅有一郡之地何以如此妄自尊大,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試圖僭越漢寧王之位。更令他大感好奇的是,區區漢中郡為何卻有十萬兵馬,而且看起來這十萬大軍還不是張魯的全部實力,在漢中郡治南鄭城應該還有兩三萬守軍,甚至更多。這就意味著張魯手裡至少有十五萬兵馬,這麼多兵馬究竟是從何而來,難道說漢中郡內的人口已有上百萬之多嗎?
聽到李利的詢問後,馬騰答道:“主公有所不知。漢中乃大漢龍興之地,歷經兩漢四百餘年,境內人口曾一度高居益州各郡之首,在冊人口多達十萬戶以上,地域廣博,土地肥沃,周邊又有崇山峻嶺等關隘險阻,一直以來鮮有異族蠻夷入侵襲擾,境內安定太平。
因此,早在張角於中原各州郡宣揚太平道之時,漢中境內也有傳道之人。此人遊走於漢中、西川、荊州和涼州等地,治病救人,治癒者只需以五斗米償之,故稱‘五斗米教’。隨後,張角在冀州鉅鹿揭竿起事,此人亦在漢中起兵,似是早有預謀,遙相呼應,企圖一舉顛覆大漢,改朝換代。而後,張角發起的太平道迅速被官軍剿滅,漢中五斗米教也隨之被官軍征剿,道祖隱匿遁形,隨之銷聲匿跡。兩個道教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張角兄弟盡數伏誅,其教眾被朝廷屢屢征剿,倉皇奔命;而五斗米教則不同,道祖張陵並沒有被抓獲,而是病死在深山之中,隨後由其子繼續領導教眾,繼續發展壯大,一直延續至今。
而這個五斗米教的道祖張陵便是時下漢中張魯的祖父。是以,張魯雖是四年前才佔據漢中,可張氏一族在漢中的根基卻極為深厚,僅是五斗米教的教徒信眾便有十數萬之多。此外,據說張魯還是西漢開國元勳漢留侯張良的第十世孫,乃漢中大族張氏一族的族長。正因如此,張魯夥同張修殺死太守蘇固之後,再除掉張修,便輕而易舉地佔據了漢中,而且根基穩固,數年來都不曾再起事端。
與此同時,自從洛陽動亂後,中原各州和我西涼二州混亂不堪,群雄割據,互相征伐,導致大量百姓逃往漢中和益州。而要想進入益州,除了水路和取道荊州之外,必須經過漢中,因此很多百姓都被留在漢中境內,使得漢中人口急劇增長。時至今日,漢中府衙在冊人口已多達十五萬戶,而沒有在官府造冊之人亦不在少數。所以,漢中全境的人口著實不少,若是一戶人家按四口人推算,眼下漢中至少有五十萬人。”
說到這兒,馬騰語氣一頓,待看到李利神色如常後,他接著說道:“在此之前,漢中兵馬便有七八萬之眾,因此張魯才敢與我等西涼諸侯勢力平輩論交。此番主公大軍西征,張魯必然為之膽寒,勢必將五斗米教眾臨時組建成軍,如此便可在短期之內拉起十幾萬大軍。這些五斗米教眾本身戰鬥力不強,大多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可這些人卻十分狂熱,對張魯惟命是從,以致於廝殺之時悍不畏死,甚是難纏。”
經過馬騰一番細緻的講解,李利不禁皺起眉頭,眼神冷厲,神色十分凝重。顯然,此番征討漢中張魯絕非他想象的那麼容易,這個張魯也不是軟柿子,否則益州劉璋也不會在張魯手上屢屢吃虧,卻偏偏奈何不得他。
第828章 陳倉之戰3
感謝:書友f663026、fgdfgewrewr書友月票支援,多謝!
旭日當空,春暖花開。
陳倉城樓上,身著儒士長袍的李利佇立城頭,入眼處便是連綿起伏的蒼茫群山。
陳倉城,與其說是城池,不如說是一處堵住群山出口的關隘,乃出入漢中與長安兩地的咽喉要塞。
事實上,陳倉本來只是扶風郡下轄的一個縣,卻因楚漢爭霸時韓信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