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各項政令暢通阻,所屬官吏嚴格執行落實,人敢於徇私枉法。
這一年,西涼各州郡風調雨順,治安良好。昔日橫行山野鄉亭的匪患流寇,消失的影蹤,再也沒有出現在百姓們面前。西涼局勢前所未有的安定,各地府衙官吏治政清廉,對治下百姓依法施政,與民爭;各地駐軍亦是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犯。
夏收之後,西涼百姓收穫了第一季糧食,並且是大豐收。凡是開墾耕種的農戶,全部按照縣衙的要求,耕種前深翻土地,耕種後施加農肥,又有河渠灌溉。故而,夏收時農戶們所收穫的糧食皆是往年的數倍有餘,在各縣、鄉、亭等衙役的幫助下,顆粒歸倉,全是歸屬百姓所有,需繳納賦稅。是以一季夏收,便收穫了農戶們整整一年多的口糧,足以解決溫飽;若是節儉度日的話,待明年夏收時還有餘糧。
因此,在地廣人稀的西涼地界上,只要不是好逸惡勞之人,只要勤勞開墾屯田,依令耕種,就不會捱餓,更不會露宿荒野,家可歸。
這一年,西涼大治。一排排新建的房屋拔地而起,一個個村落如雨後春筍般悄然而生,吏治清明,政令大赦,百姓們重建家園,辛勤耕作,政通人和。至年底,西涼全境新增數十萬人口,百姓們基本可以自給自足,須朝廷賑災接濟。
這一年,整個西涼舊貌換新顏,變化之大堪稱翻天覆地。昔日荒蕪的曠野變成了一攏攏層次不齊的耕地,河渠分佈與耕地之間;官道寬闊平坦,沿途每隔三十里便有一處驛站。館驛之中還有可供行人租賃的快馬腳力和馬車,待到達目的地之後,只需拿出憑證,歸還快馬,便可拿到扣除費用之後的租金,極為便利。僅此一項,就為西涼府庫增加一大筆收入,藉此供養大批流民和蠻夷苦力的一日三餐,讓他們能夠安心修建道路,使得西涼各郡縣官道愈發暢通阻。
還是這一年,李利先後輾轉於雍涼二州各郡縣,巡視吏治民情,察看農耕、畜牧事宜;奔走於各郡駐軍軍營,清查各營錢糧軍械和糧餉賬目,核查陣亡將士撫卹情況,檢閱全軍將士,鼓舞大軍士氣。此外,他的六位妻室先後產子,為他生下六個子女,可謂子嗣興旺,後繼有人。
一年多以來,西涼全境安定祥和,百姓大力開墾農耕,政通人和,休養生息和恢復民生戰略初見成效。境內百姓的生活有了極大改善,府庫開支趨於平穩,年底盤查時還有些許盈餘。而各地駐軍非但兵員未減,反而仍在緩慢增兵,只不過這都是各營統領將軍私下擴招的兵馬,直至年底全軍匯總時才呈報上來。
第389章 踏青中原
歲月荏苒,時節如流。
轉眼之間,初平四年已然過去,迎來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
“興平”是李傕極力推行的年號,其意便是效仿昔日董卓更換年號,藉此彰顯其輔國攝政之功勳。李利對此不置可否,一笑而過,聽之任之,於是初平年號至此而終,大漢進入興平元年。
積雪消融,春江水暖。
新年伊始,漢陽郡冀城將軍府舉行盛大筵席,宴請西涼各郡文武官員。
宴席之後,李利對各郡文官下達新一年的政事任務,而全軍將領也悉數拿到具體將令,拱衛邊境,繼續襲擾周邊蠻夷部落,保境安民。
隨後,李利帶領金猊衛統領李摯、中常侍李儒、飛熊兵統領桓飛、金猊衛軍司馬馬雲蘿、虎賁營副統領段煨等人,並帶上一百名親兵衛隊巡視西涼各郡縣。
從正月開始,李利一行人皆是一人雙騎,星夜兼程,一個月之內巡視雍州各郡縣。隨之一行人避開官道,藏匿行蹤,直接穿過涼州各郡縣,直奔長安而來。
在長安城停留三天後,李利一行人再度返回涼州。然而,他們卻在當天夜裡突然掉頭,繞過長安城,徑直向東北方向而去。
函谷關,始建於春秋戰國,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開天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之說。此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神州大地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早春二月,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原野山川重現蓬勃生機。
清晨,隨著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函谷關城門像往常一樣準時開啟,以供來往行人通行。
巍峨聳立的雄關下,東、西兩面城門外,皆有數百名武威營將士把守,守備極其森嚴,嚴格檢查所有過關行人及其所帶的包裹貨物。
相對而言,東門外的通關行人大多是進入西涼之人。守軍將士著重盤查行人所帶的包袱和貨物,對行人倒是不甚在意。只要通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