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朝鮮,清軍沒有與rì軍發生衝突,但是,葉志超的部隊,竟然敗給了朝鮮光復軍,被逐出了平壤,與此同時,章軍一個團在吳佩孚的率領下,仍然固守平城,向周憲章效忠。
聶士成在攻陷金州後,沒有按照朝廷的旨意進剿盤踞在黃金山炮臺的周憲章,而是向朝廷發來奏章,請求朝廷赦免周憲章之罪。
與此同時,各地督撫大員們也紛紛上奏,請求朝廷重新審理章軍反叛的案子。
就連待罪在家等候處分的四川提督宋慶,也上奏朝廷,為周憲章評功擺好。
更讓慈禧太后下不了臺的是,在這些堆積如山的奏章中,竟然有一份是來自盛京將軍伊克唐阿。
伊克唐阿所率部隊,是慈禧太后最為信任的旗人軍隊,連他都要保周憲章,慈禧太后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國內形勢對慈禧太后極為不利,而國際上,大清國更是成了眾矢之的。
rì本將停戰協議照會各國,指責大清國撕毀協議,向rì軍開戰,這是對國際法的公然踐踏。
國際輿論倒向rì本一方,指責大清國zhèng fǔ缺乏基本的誠信。
這些天來,各國公使紛紛來到總理衙門,表示強烈關注清rì戰爭的動向,要求大清國朝廷對清軍近rì的行動做出解釋。
總理衙門無法否認白紙黑字的東西,可也無法向各國公使解釋,因為,他們自己也搞不明白,清軍的軍事行動到底是怎麼回事。
各地清軍在戰鬥,但是,清軍的統帥們卻否認他們發出了戰鬥的指令!
或者說,將軍們似乎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力,而朝廷更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軍隊。
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跡象!
因為,士兵們既然可以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向rì軍開戰,那麼,他們也完全可以向朝廷開戰!
第052章 頂缸
民眾的憤怒,戰場上的混亂,列強的質疑,讓朝廷大員們焦頭爛額。
而最為焦頭爛額的,是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太后老佛爺!
樂壽宮內,王公大臣們俯首而立,沉默不語,太后老佛爺坐在繡塌上,掩面而泣。
她已經換了五張絲巾了,淚水打溼了胸襟。
太后老佛爺哭泣,這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作為一位女xìng主子,哭泣也是她的武器之一。
眼淚可以暴露內心的悲哀,但更重要的是,眼淚可以掩飾yīn謀。
比如現在,滿屋子的王公大臣們,誰也搞不明白,太后的眼淚背後,究竟是什麼。
所以,在沒有搞清太后的真實意圖之前,誰也不敢說話。
終於,太后停止了抽泣,眾人慌忙站正了身子。
“誰讓你們抓了那晉!”慈禧太后的臉上,淚痕斑斑,猶自抽泣不已:“你們難道不知道嗎,那晉雖然迂腐,可他是我大清國少有的正人君子,他是好人啊!皇上病了,不能理政,你們就開始亂來,什麼人都敢抓!你們這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
太后老佛爺的淚水又出來了。
眾人一陣顫粟,如果沒有太后老佛爺點頭,誰敢抓那晉!他是禮部侍郎!現在,太后老佛爺突然翻臉不認了!她這是要找人頂缸!
眾人俯首不語,一片沉默。
慈禧太后緩緩抬起頭來,盯著端郡王載漪。
載漪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那晉的事,臣並不知情”
新任總理衙門大臣榮祿斜了一眼瑟瑟發抖的載漪,面向慈禧太后,跪地說道:“稟太后,逮捕那晉的事,是微臣的意思,那晉身為禮部侍郎,大鬧刑部,實在是太不像樣了,微臣的意思,就是把他關上幾天,不要再鬧下去了,等事情過了,自然會放他出來。只是微臣思慮不周,沒想到事情鬧得這麼大,請太后治罪。”
榮祿,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出身於世代軍官家庭,以萌生晉工部員外郎。1897年,同治帝死,榮祿參與確定光緒皇帝的帝位,受到慈禧太后信任。後任西安將軍。清rì戰爭爆發後,榮祿進京會辦軍務,1895年年初,慈禧突然任命榮祿為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成為朝廷內閣大臣之一,風頭正勁。
慈禧太后怒道:“榮祿!你也是久經歷練之人,這是怎麼辦的事!隨隨便便就抓了那晉,這朝廷上的官員,你一個人說抓就抓!你還有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把哀家放在眼裡!”
載漪擦著腦門上汗水,跟著慈禧太后喝道:“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