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順應大勢。一旦張學良投靠日本,不僅是認賊作父,更將成為分裂國家的民族罪人。在民族大義與國仇家恨的共同作用下,張學良已經別無選擇。

7月1日,張學良通電蔣介石、馮玉祥和閻錫山,表示決不妨礙國家統一。

12月29日,在張作霖被炸死半年之後,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三省易幟。至此,中國從名義上實現統一。至此,蔣介石從1926年7月發起的旨在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歷時兩年半完成了歷史使命。

但是,日本阻撓中國統一的步伐還在繼續,一場更大的軍事行動正在籌劃之中。

武力霸佔中國東北,炮製滿

六、武力霸佔中國東北,炮製滿洲國

列強預設了〃滿洲國〃,10年之後的二戰中,國際社會將為他們對日本的〃寬容〃付出了代價。但現在離世界大戰還很遙遠,這個時候承擔日本重壓的只有中國

分割領土,攫取資源,這是日本對中國最大限度上的危害。在中國統一大業進行到中國東北的時候,日本霸佔這片肥沃的土地,建立〃滿洲國〃。

對於一個國家最大的危害,莫過於佔領其領土。所以,中國人是不能答應的。名義上統一的中華民國,遭遇日本的魔咒,東北,因為日軍的鐵蹄,成為中國的痛。日軍縱橫在這片豐饒的土地,如同掐住了中國命運的咽喉。

當中國正在接近統一的時候,已經是20世紀20年末、30年代初。這個時候,資本主義在全世界遭遇經濟危機。經濟蕭條不僅席捲歐美,連遠東的日本也被感染了。

經濟危機在日本首先表現為商品和股票價格的大幅下跌。物價暴跌導致外貿銳減,工業生產急劇下降,並使農業受到衝擊。

經濟危機帶來階級矛盾的激化和財政困難,並最終導致政治危機。

對於當時的日本而言,轉嫁國內矛盾和舒緩政治危機的唯一手段就是牢牢霸佔廣袤的中國東北。日本關東軍極力主張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以〃轉變國運〃。

1930年9月,在政治危機之下,日軍參謀部、陸軍省內的一批中佐以下的軍官,在部分高階軍官的支援下,組織了一個名為〃櫻會〃的法西斯式的團體。該組織的綱領宣稱,日本國勢日益削弱,原因在於政黨政治的腐敗,因此主張推翻內閣,由軍人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制度,進而透過加緊擴張,伸張國勢。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陸軍中根深蒂固的滿蒙擴張計劃再度抬頭。

這個時候,曾經策劃皇姑屯事件的關東軍作戰部主任石原莞爾頗有遠見地提出,隨著美國勢力向遠東地區的擴張,將是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的重要障礙。隨著飛機應用於戰爭和戰爭技術的發展,以日本為代表的東洋文明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洋文明必將開戰。

武力霸佔中國東北,炮製滿

另外,隨著蘇聯的崛起,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共產主義國家隨時可能向東入侵。

在石原看來,美蘇的潛在威脅必將導致下一場世界大戰。為應對這場世界大戰,石原認為,日本必須及早地走出狹小的島嶼,解決滿蒙問題,立足大陸是唯一出路。

令人佩服的是,石原的這些分析與後來的發展頗為一致。既然經濟危機在狹小的島嶼上難以解決,困在島上是沒有出路的,所以就必須邁上大陸,既然邁上大陸必然與美蘇衝突,不如趁早割據中國的東北。石原的這番〃遠見卓識〃迅速在軍內傳播。

事實上,自從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已經在東北的南部(南滿)進行了20多年的殖民統治。整個東北在30年代末已經成為日本的經濟命脈,日本所用的64%的煤炭產自這裡,滿洲鐵路成為支撐日本經濟的大動脈。擴大在中國既有的勢力範圍,遂成為日本擺脫國內困局的必由之路。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制造了一起南滿鐵路爆炸——柳條湖段事件。爆炸後不久,日軍捏造稱,〃奉天北方北大營西側,暴虐的中國軍隊破壞我南滿鐵路,襲擊我守備部隊〃。

當夜,日軍進攻北大營。由於中國軍隊奉命〃不抵抗〃,次日早晨,日軍完全佔領北大營,並分兵三路進兵瀋陽。侵略軍在瀋陽瘋狂搶掠和屠殺,僅官方財產就搶走17億元。東北軍的262架飛機和3000多門大炮也拱手讓給日本。在不抵抗命令之下,日軍在9月19日佔領安東、營口、長春和鳳凰城等多個城市。

〃九·一八事變〃掀開日本侵略中國的新。

面對日本的猖狂進攻,中國軍隊為何不抵抗?此時已經完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