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十幾輛連弩車推了上來,弩手們調整了一下射擊方向,扳動弩機,一枝枝利箭接連不斷的飛出弩車,向戰船上的魏軍將士射去。
魏軍正忙著救樓船上的人,雖然有戰船衝上來護衛,可是他們還是被這些連弩射得措手不及,不斷有人被射中,落入水中,激起水花一片。
魏霸在河岸立陣,離魏軍不過五十步之遙,最近的甚至只有三十步,在這樣的範圍內,任何弓弩都可以進行有效殺傷。魏軍一邊要救人,一邊要防備蜀漢軍的襲擊,左右支絀,狼狽不堪。
本來水師中,攻擊力最強的就是樓船,不僅是因為樓船體量大,可以直接衝撞碾壓對手,更因為樓船上有數量更多的戰士,可以組織起有效的攻擊。普通戰船上雖然也有戰士,可是因為有至少一半的人要負責划槳,真正能夠拿起武器進行攻擊的人不到一半,甚至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現在雙方隔空對射,那些拿著刀盾的戰士更是沒有用武之地,只能舉著盾牌,被動的防守,手中的戰刀、長矛再鋒利,也招呼不到敵人的頭上。真正能夠組織起反擊的,只有那為數不多的弓弩手。
於是雙方就形成了不均衡的比例,魏軍空有近三千人的兵力,卻被只有一千多人的蜀漢軍射得抱頭鼠竄,死傷慘重。一大半的人困在水中,無法進行攻擊,只有被動挨打。
魏霸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如何與一個比你靈活的對手戰鬥?答:先揪住他的頭髮,然後海扁之。
魏霸拽住了司馬師的帥船,就是揪住了司馬師的頭髮,讓他無法脫身,無法施展游擊戰術,然後再利用艹舟需要大量人手的特點,把魏軍的優勢變成劣勢,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限。他的兵力雖然不如司馬師,可是他有連弩車,射擊密度至少比魏軍高上兩倍,有足夠的優勢。
當然了,這是在魏軍無法靠岸的情況下,一旦讓魏軍上了岸,雙方的兵力優勢馬上就會逆轉。
魏霸非常清楚這一點,他一方面下令連弩車和高坡上的巨弩不間斷的射擊,大量殺傷魏軍將士,一面讓人伐木,然後將那些剛剛砍倒,連枝葉都沒去掉的樹扔到河邊,阻擊魏軍的戰船靠近。
司馬師被救到了一艘中型戰船上,看著華麗的樓船慢慢的沉了下去,他險些氣炸了肺。不過他並沒有大吼大叫,相反,他冷靜得讓人害怕。他不顧危險,下令戰船儘可能的向岸邊靠攏,組織弓箭手進行反擊,同時下令一部分戰船散到兩邊,強行登岸,從兩翼包抄。
雙方在河岸邊戰在一起。
用十幾枝巨箭擊沉了司馬師的樓船,高坡上的弩手們非常興奮,他們掉轉巨弩,對準河中魏軍戰船射擊。這些巨箭殺傷力驚人,帶著凌厲的呼嘯聲,飛過三四十步的距離,幾乎是百發百中,射中人,身體被洞穿,射中船,帶倒勾的箭頭會射得船板飛裂,甚至可能直接洞穿船底。一旦船底被擊穿,河水就會洶湧而入,整艘船就會失去戰鬥力。
這些居高臨下的巨弩給魏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幾乎每一聲轟鳴,都意味著一個魏軍將士的斃命,甚至一艘戰船的損失。
司馬師雖然很冷靜,也做出了及時的反應,可是面對蜀漢軍的在弓弩上的優勢,特別是在架設在高坡上的幾架巨弩強大的殺傷力面前,他的損失還是在急劇增加。他本人更是成了這些巨弩集中攻擊的目標,幾架巨弩中至少有兩架一直以他為目標,一枝枝巨大的弩箭呼嘯而至,射得那些想用盾牌來遮擋的親衛死傷慘重,每一枝弩箭,幾乎都能奪走兩三個人的姓命。
除了親衛的傷亡急劇增加之外,他更成了戰船的災星,連續不斷的攻擊,讓他所在的戰船很快就被擊沉。短短的半個時辰,他換了四艘指揮船,結果四艘指揮權在巨弩的攻擊下先後失去了戰鬥力,不少士卒落水,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被救上了別的戰船。
當戰船的損失達到三分之一時,丹水中已經到處都是喊救命的魏軍將士和沉沒或正在沉沒的戰船,而那些僥倖還沒有沉沒的戰船也因為救援了太多的同伴變得擁擠不堪,無法再進行戰鬥。奉司馬師之命到兩翼包抄的戰船費了好大的力氣,終於有三百多人上了岸,可是面對岸邊蜀漢軍的阻擊,他們陷在鬆軟的河灘上,無法前進。
短短的半個時辰過後,司馬師看看傷亡慘重的水師,知道再戰無益,除了讓魏霸多屠殺一段時間,沒有任何上岸反擊的可能。他下令撤退,帶著不到一半的戰船,倉皇而逃。
戰鬥以魏霸大獲全勝告終,經過簡單的清點,魏霸擊沉司馬師的座船一艘,中型戰船二十多艘,殺死殺傷的魏軍將士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