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從長計議為好。”
夏侯淵自然不會違背曹操的意願,畢竟他們此次前來,主要還是為了得到郭嘉等人的支援。
以現在曹營的狀況,沒有人敢提出和袁紹正面開戰,更沒有人希望這樣的戰爭永遠止境似的持續下去。
若非之前解決了三大難題,又在不久前在白馬與延津打了幾場漂亮的勝戰,此時曹操恐怕亦不敢保證,是不是會乾脆舉兵投靠袁紹算了,也好免去黎民戰火之災。
然而又是宛城賈詡對他的看好,荀彧那“十敗十勝論”,以及郭嘉、荀攸、程昱等出色謀士的各種戰略戰術支援,使得曹操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這些最得曹操信任與依賴的將領與謀士們,都在苦苦等待著所謂的“靜觀其變”這句老話,亦是荀彧理論中的其中關鍵一項。
最後,今晚與郭嘉的會面,仍是與以往一般不了了之。
“呼——呼——”
外面風雪飄飄,營火雖能成為周揚帳內的溫暖來源,卻不能令他心志振作一點。
原來官渡之戰竟如此困難,動撤便是全盤皆輸的結局。
因此一早醒來,周揚卻毫無其他想法,唯有獨自呆在自己帳內,對著燒得“噼叭”作響的營火發呆。
曹操麾下這麼多鬼才謀士,所能做的也只有讓他堅持下去;這麼優秀的精兵良將,所能做的也只有讓袁紹不能輕易攻下官渡。
擁有這麼好的政治優勢,也不可能讓袁紹真正為其臣服。
一道檄文,就讓敵人從曹操唯一的王牌底下掙脫出來,並利用自身的絕對實力逼得他難以透氣。
甚至周揚與荀彧都知道袁紹的所有弱點,以及那制勝的關健點烏巢,卻對此無可耐和。
勝利原來竟是如此被動,失敗卻是天下人所看好的那麼理所當然。
可是所有的勢力也都選擇了明哲保身,按兵不動。
宛城更是在曹操最艱難的局面下,出乎預料地舉城投靠。
這一切的一切,或許就是曹操至今仍沒有輕言放棄的因素吧!
“報——有個自稱周太守舊識的人求見。”守兵的聲音從帳外傳來。
“是誰?”周揚問題。
“對方姓李,說是有非常要緊的事找周太守。”守兵答道。
“讓他進來吧!”
寄此對未來非常渺茫之際,周揚也並沒有報太多的希望。
然而,當帳簾被掀起的時候,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