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封朝奏九重天
在共和國第一批開國元帥中,彭德懷的政治生涯是最短暫的:只做了九年多的國防部長,雖然後來曾被毛澤東派去三線工作,但並沒有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實際上也沒工作幾年;他也是第一個受到批判和迫害的:1959年即被罷官,並一直處於被批判、攻擊和迫害之中。為什麼一個在戰爭年代異常活躍、戰功累累的大將軍,在和平年代的政治生涯中卻如此不得志呢?難道真如民間所說的“彭德懷是個馬上將軍,只會馬上打仗、不會椅子上做官”那樣嗎?這一疑問促使我們有必要對彭德懷的政治生活作一番考察。而要考察彭德懷的政治生涯,無論如何也得從決定他後半生命運的廬山會議以及他在其間上奏毛澤東的那封信開始。
廬山會議之前的1958年,在中國革命建設史上、是一個非常的年月。當時,在六億神州勁吹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強風。以全民辦水利、全民辦鋼鐵等幾十個全民大辦,以及神話般的農業高產衛星為主要內容的大躍進運動;以一大二公、吃飯不要錢為主要特徵的人民公社化,在極短時間內席捲神州大地。同時,由於高舉三面紅旗,高指標風、浮誇風、強迫命令風、共產風等也隨之颳起。各種現在看來令人不可思議、瞠目乍舌的人間奇蹟出現了:河南小麥畝產了衛星從2000多斤放到7000多斤,湖北等省水稻衛星放到畝產數萬斤。日產生鐵,河南魯山1000噸,禹縣4000噸,廣西鹿寨20萬噸,廣東87萬噸。徐水縣三個月苦戰,基本上消滅了水旱兩災。河南半年實現水利北。有的地方40天實現綠化總之,一切大躍進,比學趕幫超,“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這種浮誇風和躍進風在極短時間內便暴露出它們帶來的巨大災難性後果,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的混亂,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糾正這些“左”的做法,以便繼續鼓勵,繼續躍進,1959年7月2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著名的廬山會議。
在1958年初剛提出“大躍進”的口號時,彭德懷是有懷疑的,當時他在文章中使用的字眼不是“大躍進”而是“大生產”。直到後來參加了幾次會議,聽了毛澤東關於破除述信,解放思想,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幾次講話以及與會者的發言和討論後,他才接受了“大躍進”的提法。但對各地所放出的高產衛星仍有所懷疑,對當時的“左”的現象也有所憂慮。
帶著這些懷疑和憂慮,廬山會議之前,彭德懷曾去西北進行了實地考察。在甘肅敦煌縣,他親眼看到棉田到處都是散落的棉花,菜地裡成堆的白菜亂堆了一地。在被宣傳得天花亂墜的公社食堂裡,他親眼看到的不是大肉和饅頭、而是麵糊煮土豆。在蘭州,省委負責人告訴他當年糧食特大豐收,人均可達1500斤。而在近郊的雁鴻公社,他卻目睹了一個農民家男女老少五口人合用一條褲子的悽慘景象。此情此景,使他的心象灌了鉛似的沉重。1958年11月,在周小舟的陪同下,他又來到湖南進行考察。在家鄉烏石,他也親眼看到,在人民公社的感召下,當地為了搞居民點,有的房子空了,有的房子拆了,連煮飯的鍋都砸了。在刮共產風最嚴重的平江縣參觀工農業生產展覽館時,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將1957年的糧食高產量公佈為1958年的產量,而將1958年的低產變為1957年的。也是在這裡,一位紅軍時期殘傷的老戰士暗中送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後來被廣為傳播的民歌:“谷撒地,禾葉枯,青壯鍊鋼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麼過?請為人民鼓嚨呼!”看到這張紙條,彭德懷的眼睛發潮了,他心裡不能不沉重地感覺到:這是人民群眾無可奈何的沉痛呼聲!
實地調查的結果,使他不由得又想起出訪匈牙利時,匈牙利國防部長雷維斯對他所說的一段話:“匈牙利事件的深刻教訓在於,除了反革命分子利用了群眾的不滿情緒外,主要是由於肅反的擴大化和經濟工作中‘左’的錯誤所致。”如今,發生在我國的這些盲目冒進現象,會不會也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呢?彭德懷的心又一次更加沉重起來。
正是出於以上調查和擔心,1959年7月14日,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了那封后來決定了他後半生命運的信。他沒想到,這封信的影響會如此之大,竟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樹立了一道里程碑。
信的主要內容有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大躍進’的成績是肯定無疑的”。後半部分主要是“過去一個時期,在我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方面,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問題。這主要是(1)浮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