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沸騰了。街巷鞭炮齊鳴,家家戶戶門前燃燭焚香,人群塞巷,車騎填咽,歡聲如雷,香菸似霧,虔誠的信徒法倡和看熱鬧的俗人庸眾,如潮如濤地迎接著金華昳日、寶蓋浮雲、幡幢若林的“行像巡遊”隊伍,波浪起伏似地向“佛像”跪倒歡呼。“阿彌陀佛”成了今日京都的唯一用語。甚至替代了昔日“菊花會”、“萬燈會”、“御苑射弓”中的“皇上萬歲”。護衛著“行像”的禪師、僧眾們,昂首闊步,面帶笑容,持珠合掌,亦不停吟誦著“阿彌陀佛”,代表佛祖向狂熱的人群致謝問候。十大禪寺身披袈裟、抬筐背囊的“散果童子”,不停地抓起筐中、囊中的“糕糜”、“指天餕餡”、“香水黑糕”扔向跪拜的人群,散佈著佛的吉祥。
崇信佛教的大理、真(月葛)三佛齊使者,已在懷遠驛、瞻雲館門前搭起了巨大的五色佛棚。幃幕張揚,幡蓋凌空,燃燭焚香,設茶置果,全體使館人員持花掛珠,恭立棚前,迎接“行像巡遊”隊伍的到來,祝賀佛祖在大宋京都贏得的輝煌,感謝大宋皇帝在大旱大災之年敬佛的虔誠。他們在激情難以傾盡的喜悅中,也喊著“阿彌陀佛”加入了“行像巡遊”的隊伍,向宣德門湧去。
湧出使館看熱鬧的大遼使者、西夏使者、高而使者、回鵑使者、大食使者、于闐使者、交趾使者,都被這雨霖後汴京突然出現的壯舉奇觀弄呆了:興師動眾,奢華排場,輝煌的敬佛風情!他們多半為了好奇,也都棄車、下馬加入“行像巡禮”隊伍,向宣德門湧去。
宣德門至州橋一段五里長的御街,現時已是佛的世界。
十大禪寺四十輛華美壯觀的佛祖“像車”,宮殿似的排列在宣德門外,光輝映日,橫四縱十,組成了一個宏偉的方陣,顯示著佛的博大和莊穆。
氣勢暄赫、裝飾燦爛的宣德樓呈現在蒼松雲空之中。綠枝託著寶蓋,半掩了飛簷屋角。薄霧託著幡幢,點綴著雕樑畫棟。奼紫嫣紅的鮮花布滿樓臺,織成了瑰麗的彩霞。彩霞中顯現出衣冠楚楚的宰執百官,衣著華貴的宗室王公和珠玉生輝的後宮妃嬪。
人群仰望著宣德樓,驚訝著這煙霞中“佛殿”的神奇。
大遼使者仰望著,在煙霞仙境中尋覓著一位重要人物。他們在宰執百官的行列裡看到了陳昇之、吳充、馮京,看到了呂惠卿、曾布、呂嘉問、鄧綰、舒亶等人,偏偏沒有看到王安石的身影。王安石真的要跌臺嗎?他們的臉上浮出了一絲隱秘的笑意,心裡暗暗地盤算著。
西夏使者仰望著宣德樓。他們在後宮行列裡尋找著兩個權勢人物,皇后端坐在皇帝御椅之側,岐王顥、嘉王君頁也在花叢中露出了笑容,妃嬪宮女們都在交頭接耳的談笑著。後宮的主宰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卻沒有出場。看來,大宋朝廷的這場紛爭是不會在今天的熱鬧中收場的。他們的臉上也展出了笑容。
交趾使者在百官中尋找十多天來名震京都的“預言家”鄭俠。今日的輝煌,也有此人的一份,能不展示尊容於京都百姓的面前嗎?他們在尋覓失望之後,低聲詢問身邊的俗人,得到的回答都是搖頭,心裡不禁為“預言家”鄭俠惋惜。
突然,樓臺上鼓樂大作,驚天動地。扈衛禁軍湧出,威風凜凜。宰執百官、宗室王公、後宮妃嬪宮女慌忙站起,跪倒迎駕。皇帝趙頊身著金黃色龍袍,頭戴金黃色三層珠玉帝王冠,在翰林學士承旨韓維的陪同下,從宣德樓正殿走出,走上樓臺,落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金色衣冠在樓臺上閃著“佛光”,奇蹟出現了:
“皇上大佛”的歡呼聲呼嘯而起,向宣德樓飛湧。僧眾、俗眾隨著歡呼聲波濤般地湧向樓臺,四十輛佛祖“像車”組成的宏偉方陣徐徐向前移動,梵樂法音高奏,禪師僧眾同時持珠誦經;四幅巨大的黃綾佛嶂從前列四輛“像車”上高高撐起,佛幢上鮮紅醒目的佛義偈語映照樓臺:
若諦何雲?濁酒苦茶。
因諦何雲?故道疲馬。
滅諦何雲?柳暗花明。
道諦何雲?美政新法。
樓臺上的鼓樂聲停歇了。
樓臺下的梵樂法音停歇了。
樓臺上的宰執百官、宗室請王、後宮妃嬪瞠目了。
樓臺下的僧眾、俗眾沉默了。
寧靜的樓臺。
寧靜的御街。
皇帝趙頊佇立樓臺,望著眼前虔誠期待的人群和人群上空字字耀目的佛幛偈語,神情激動,淚花濛濛,雙手合十,用全部力氣喊出了一聲對僧眾、俗眾的虔誠祝福:“阿彌陀佛”。
這是九天上飄落的梵音,一下子贏得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