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內部種種,表情總是很認真也很正經,我可以感受到他的誠意,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主動告訴我這些,但我確實很感激他,讓我覺得他是以家人相待。

孺慕堂前遇祖母

我近距離和老夫人相遇,是在“中華民國婦聯總會”的“孺慕堂”。

當時我擔任“外交部常務次長”,美倫和我正式獲邀出席美國波士頓大學校長親自來臺頒授老夫人榮譽博士學位的茶會,時間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二日下午叄點。我和美倫提前二

十分鐘到場,先和在場的貴賓寒暄,有“行政院長”俞國華夫婦、“國防部長”鄭為元、“教育部長”毛高文夫婦、臺灣故宮院長秦孝儀、“婦聯會總幹事”錢劍秋女士,以及好幾位大學校長等。當老夫人一進場,大家熱誠地報以掌聲,她老人家笑容可掬地向大家揮揮手,手中握著大家熟悉的白色小手絹。

那年她已九十一高齡,仍相當健朗,儘管步履稍緩,但不需要別人攙扶,也不用 杖,耳聰目明不戴眼鏡,也不用助聽器,令人欽羨和佩服。她在接下榮譽博士學位後,即席發表英文演說,一口標準而濃厚的美國口音,字正腔圓,清晰有力,內容充實,文字優美,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聆聽她的演說,讓我無比欽敬。

那天我和美倫懷著非常興奮的心情,期待著和老夫人見面。當她步入茶會禮堂時,我和美倫主動趨前致意。她看見我,笑眯眯地和我微微點頭,我趨前致意和自我介紹:“報告夫人,您好,我是孝嚴”

她很慈祥地伸出手和我握手,用鄉音很重的奉化話問我:“儂好吧,儂好吧,儂在‘外交部’是吧,儂表現得很好”

“謝謝夫人,也恭喜夫人獲得博士學位。我是孝嚴,我在‘外交部’擔任‘次長’。”我恭敬地說。

“好,好,很好;我曉得,儂做得很好,儂做得很好。”

她那麼親切,雖然只有短短几句話,我知道她當場認出我來了,也很高興看到我在場,她老人家在握住我右手的那一刻,我多麼想偷偷地喊她一聲“奶奶”。她也很開心地轉向美倫,我把美倫介紹給她老人家,她十分愉快地和美倫笑笑,並熱切地握住她的手。

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老夫人接近,雖然只有幾分鐘,卻令人難忘,也達成我多年心願。而這個機緣是由自己努力掙來的,設若我未能考進“外交部”,或日漸擔任較重要職務的話,就不會有人邀我出席這場茶會。一生當中,總會有幾幕快樂或溫馨的畫面長久留腦海,那天和蔣夫人短短的交談,是那麼自然而溫馨。

蔣婆婆笑迎萬安

當外界有人以訛傳訛地說,蔣夫人對我想認祖歸宗有所保留,理由是她從來不曉得贛州的那段往事,這實在是陷她於不義。除了孝武一九八八年主動告知老夫人知情外,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也推翻了前面不正確的說法。

一九八六年我的男孩章萬安,在臺北私立復興小學念幼稚園大班,和陳履安最小的兒子陳宇全是同班同學,由於兩家住得很近,萬安放學後常到宇全家去玩,宇全也常到家裡來找萬安,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天下午,萬安從宇全家騎著小腳踏車一身臭汗地跑回家,一進門就很興奮跑到美倫跟前嚷著說:“媽媽、媽媽,今天在宇全家看到了一位蔣婆婆,她好好喔。她問我的名字,還摸我的頭,說我好乖。”

美倫聽不太懂,問萬安:“哪位蔣婆婆?”萬安說:“就是一位好老的蔣婆婆嘛。”萬安小,也說不清楚。美倫很好奇,隨後便打電話問陳履安的夫人曹倩,曹倩才向美倫解釋說:“下午萬安到我家,和宇全一道在院子裡玩的時候,正好老夫人前來探望履安的母親(譚祥女士),我就把萬安叫到樓上和老夫人見面,並告訴老夫人,這是孝嚴的兒子章萬安。老夫人還滿高興地把萬安叫到跟前,笑咪咪地摸摸萬安的頭,萬安很大方,也很有禮貌。”

我從“外交部”下班回來後,美倫把這一段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我,我在日記中也簡要記下這一段。老夫人早就曉得我和孝慈的事,從這裡就得以印證。

四次請見均難成

祖父一九七六年過世,蔣夫人不久便移居美國紐約。每次我以不同身份前往紐約,都很渴望能到長島去拜見她。於公於私,我都該前往請見;於公於私,我比許多來自臺灣得以安排晉見的人,更具備條件和正當性去拜見她老人家。

“海工會”主任求見未果

一九九○年,宋楚瑜先生在中央黨部任 書長,透過錢復,建議我到中央黨部去歷練一下。當時在政界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