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梅樹,重金買下,移種到金纖纖墓地,也種滿了自家的院子。他想他們一定能生死同賞梅花,就象當年同床共夢,同遊秋水渡一樣。
金纖纖死後,袁枚親撰《金纖纖女士墓誌銘》,推其為吳門閨秀之“祭酒”。並紀金纖纖生前曾約吳門才女沈鵲花、江玉軫、江碧珠等,聚會於蘇州虎丘劍池旁,相互大談《越絕書》。《吳越春秋》諸故事,你往我復,令旁聽的縉紳先生瞠目結舌。金纖纖於詩不分唐、宋,而尤喜袁枚的《小倉山房詩集》。讀後即給袁枚寫信,乞為弟子,臨終前還為不能向先生求教書中疑義而遺憾
張淑儀為夫作媒
在中國古代,一個男人身邊妻妾成群不算稀罕事。可妻妾之間和睦相處、大度謙讓的卻為數不多。守著一個男人,誰都想多幾分寵愛,所以爭風吃醋是家常便飯,弄不好還大打出手。陸季和的妻子張淑儀卻獨樹一幟,丈夫移情於其他女人,她不但沒橫加阻攔,反而積極從中撮合,替丈夫作了一次紅媒。使夫妻三人皆大歡喜。
陸家和張家都是河南伏牛山區的顯戶,兩家的先世都曾在明代為官。明滅清興後,辭官歸鄉,在伏牛山中安居樂業。陸家住在伏牛山的桑坪屯。這裡是崇山峻嶺中的一塊肥沃盆地,有一條水量豐潤的桑箕溪婉蜒流過,兩岸桑樹成林。因土肥水足,桑林不需管理,自然鬱鬱蔥蔥。由祖上沿襲,這些桑林大半屬陸家所有,附近的農戶都是租了他家的桑樹養蠶繅絲,陸家因此收入豐足。這裡的人養蠶和別處不一樣,別人都是把蠶養在屋裡的竹匾中,採了桑葉回去飼餵,這裡卻是把蠶兒直接養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