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中國曆代名女 作者:冬戀

已經誤走到這一步,孫雲風不知如何擺脫苦難,只好過來順受,聊借詩詞寄託愁懷。想起往日的溫馨,自己春風得意,眾人仰慕,就因走錯了婚姻這一步,生命便到了萬劫難復的地步。春花秋月都是愁,從此她的詩詞就象她的心情,浸滿了憂愁與悽悵,秋日登高,她感觸到的是:

渚清沙白孤帆遠,雲冷江空一雁來;

人事獨悲秋漸老,少年須惜水難回。

人生如水,東流難回,時時刻刻需小心珍惜。一旦走錯一步,想回頭就很難了。孫雲鳳的詩作為袁枚最稱道的是《媚香樓歌》,此詩從歷史的角度歌詠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一生哀榮,格局較大,並於敘事中見性情

金纖纖夢入秋水渡

金纖纖,又叫金逸。是袁枚的“閨中三大知已”之一(另兩位是席佩蘭,嚴蕊珠)。金纖纖是個愛做夢的女孩,她短短的一生似乎總是與夢有著不解之緣。

清代乾隆三十五年春天,蘇州金閶門外“金記繡莊”的老闆娘懷胎已是十月。這天夜裡夢見七仙女站在彩雲上向她召喚,待她抬頭時,七仙女突然撒下一束彩絲,直飄向她懷裡,她猛然驚醒,膨大的腹部開始陣痛,天亮時便產下了一個瘦弱的女嬰。因夢見纖纖彩絲入懷而得女,女兒又生得特別纖弱,所以取名纖纖。

金家算得上是蘇州城裡的富戶,見女兒體質孱弱,從小就注意她的滋補調理。各種名醫開的湯啊、丸啊吃了不少,金纖纖卻仍然長得纖瘦細長,弱不禁風。雖不豐腴,肌膚卻白淨細膩,彎彎的細眉、長長的鳳眼、纖鼻薄唇、身姿柔若無骨,使纖纖看上去象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人們都說她簡直就是從“金記繡莊”的繡屏上跑下來的畫美人。

體弱多病的金纖纖自幼慧黠多才,十二三歲時,正逢大詩人袁枚提倡“閨閣文學”,在江南一帶招收女弟子。頗有詩情的金纖纖投到袁枚門下,成為袁門十三位女高足中名列前茅的一位製作的結果。但認為任何概念系統都是工具性的,人們可以,深得老師的青睞。

金纖纖喜歡做夢,很多詩都與夢有關。她閨房的窗前掛著一串風鈴,晨風襲來,鈴聲叮咚,伴著遠處傳來的賣花聲,敲醒了她的一簾春夢,她嘟囔著吟了一首“曉起”詩:

風鈴寂寂曙光新,好夢驚回一度春;

何處賣花聲太早,曉妝催起畫樓人。

多愁善感的金纖纖不但是常常做夢,而且也十分相信夢中的際遇。夢景的好壞頗能左右她的情緒,她為夢而喜,為夢而憂,一首“記夢”道出了其中滋味:

膏殘燈盡夜悽悽,夢淡如煙去往遲;

斜月半簾人不見,忍寒小立板橋西。

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瘦骨磷峋與梅花梅骨頗有相通之外,於眾花之中,金纖纖尤愛梅花。父母瞭解她的嗜好,在她的閨房外植了一大片梅林,無論有花無花,金纖纖總喜歡對著梅林發呆,竟寫出一首這樣的梅花詩:

理骨青山後望奢,種梅千樹當生涯;

孤墳三尺能來否?記取詩魂是此花。

此詩似乎帶著一種不祥的預兆,年紀輕輕的金纖纖偏偏要提身後之事,思之所致,都在有意無意間。

十五歲那年春天,金纖纖做了一個這樣的夢:白霧迷茫的原野上,她獨自一人往前走著,一步一步,輕輕飄飄,一條小路遙遙無際,她不知要走向哪裡,卻身不由己地走著,心中縈繞孤寂與無助。走呀走呀,前面隱隱出現一片竹林,竹蔭幽幽,她更加害怕,這時竹下走出一個年輕的書生,滿臉微笑地向她招手。她覺得心中陰鬱頓時消散,步履輕快地向那個書生跑去,與他手拉著手向前走,很快就走出了竹林,前面的路一片陽光燦爛

醒來後,夢中的情景歷歷在目,甚至那種心情的體驗還清清楚楚地印在心中。金纖纖認定這是一個真實的預兆,可那個風度翩翩的年輕書生是誰呢?

不久後,父母做主為金纖纖定下了一門親事,對方是臨近吳縣的富家公子,年方十八的秀才陳竹士。父母告訴金纖纖時,她別的都沒記住,只記得那人的名字是陳竹士,竹士,莫不是夢中的那位竹下之士,一抹紅暈伴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喜悅,悄悄飛上她蒼白的面頰。

也許是擔心女兒柔弱的生命有限,當年秋天,金家就為她準備好豐盛的嫁妝,將她嫁到了吳縣的陳家。新婚之夜,金纖纖懷著不安與期望相交織的心情,等待著新郎揭開自己的蓋頭。當一股暖人的體息靠近她時,她屏住了呼吸,閉上了雙眼。待到睜開時,眼前的少年郎竟然有幾分似曾相識,確實是夢中的那個竹下郎啊!金纖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