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崔林,字德儒,清河人。”
鍾繇剛要開口解釋崔林的來歷,便聽高飛聲道:“丞相大人,這個我認識,他不是崔琰的弟弟嗎?”
鍾繇笑道:“是他是他。”
“在下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第五個二十七八歲的人站了起來,朗聲稟告道。
鍾繇這次沒有話,或許是因為不太瞭解。
緊接著,右邊的第一個人站了起來,一臉笑意地道:“啟稟陛下,某姓蔣,名幹,字子翼”
“蔣蔣幹?”高飛不等蔣幹完話,便略微吃驚地失聲道。
“正是區區不才,沒想到某之姓名陛下已經瞭然於xiong,呵呵”蔣幹人長的儀表堂堂,面板白皙,穿著上也很華麗,是在座裡面穿的最好看的一個,也同樣是長的最好看的一個,十**歲的年紀,真是一個ua樣美男。
高飛自知失態,可是蔣幹的厚臉皮也讓他見識了,這個人凡是看過《三國演義》的,都不會陌生,蔣幹盜書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段。
“嗯嗯嗯我確實知道你,你且坐下吧。”
鍾繇低聲道:“陛下,這蔣幹是江淮才子,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嗯。”
接著樓班站了起來,抱拳道:“陛下,我叫樓班”
他到一半,突然止住了話,想了半天,後面竟然不知道什麼了,最後只好尷尬的道:“沒了。”
高飛聽了不禁失笑,緊接著,司馬懿站了起來,他此時穿著一身長袍,十一歲的年紀,個頭卻只比樓班低半個頭,看來這四年來在薊城好吃好喝的,沒少長個子。他低身鞠躬,舉手叩拜道:“庶民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人,叩見皇上。”
他不叫陛下,卻叫“皇上”,實在讓高飛聽了好奇,問道:“你為什麼和別人稱呼我稱呼的不一樣?”
“人云亦云,不如另闢蹊徑,陛下二字,並非是稱呼至高無上的皇帝的,所以子不敢稱呼,只能以皇上二字代替,也只有此二字,才能彰顯帝王之威嚴。”司馬懿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高飛好奇地問道:“哦,那陛下二字,可有什麼來歷嗎?”
735神童和馬屁精
“有的。”司馬懿淡淡地回答道。
“那我洗耳恭聽。”高飛道。
司馬懿畢恭畢敬地朝著高飛施了一禮,緩緩地道:“‘陛下’中的‘陛’字,實際上是指帝王宮殿的臺階。內閣丞相蔡邕蔡大人曾經解釋,皇帝派他的近臣拿著兵器站在宮殿的臺階下,以防不測。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
“嗯,有點意思,繼續!”高飛見司馬懿在賣關子,便順著他的話道。
“遵旨。”司馬懿又向著高飛施了一禮,繼續道,“皇帝至高無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ji談,只好讓皇帝的近臣代為轉告,所以一聲‘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轉告皇上。話又回來,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臣子也不是絕對不能直接與皇上話,但是禮節不能省略,所以,與皇上話前叫一聲‘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高飛聽完這個解釋,覺得很新穎,這倒是他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地方,人云亦云,卻無從多想。
無論看歷史電視劇或還是古裝電影,只要劇中有皇帝出現,就會聽到群臣們左一個“陛下”,右一個“陛下”的稱呼皇帝。可是,為什麼稱皇帝為“陛下”,卻很少有人去考究。
“哈哈哈”高飛大笑了起來,道,“你xixi年紀,竟然有如此見地,實在令我刮目相看。你且退回原位,待其他人自報姓名之後,我再出題考考你們,誰能回答的最貼切,誰就能成為這次選拔的第一名,我也自然會有豐厚的獎賞。”
隨後,剩餘的幾個人也自報了姓名,不過高飛卻從未在史書上或者野史上聽過,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正是將星雲集,人才輩出的時候,許多人不太出名,也很正常,或許你沒有聽過,但是他們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當十個人都自報完姓名、籍貫之後,高飛便站了起來,讓鍾繇拿過來紙筆,當即大筆一揮,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兩個大字。
“今天,我便以這兩個字為題,要你們各自書寫一篇文章,誰把文章寫的最符合這字中的意思,我便任命他為參政知事,官居從一品,賞金幣千枚,封狀元侯。”高飛將那張大紙給高高舉了起來,紙張上面的兩個字赫然映入了眾人的眼簾。
“天下”二字躍然在紙張之上,蒼勁有力的筆功將二字書寫的極為霸道。